第417章 嶽家亡(1 / 3)

參奏嶽侯的,是陸非離的姐夫薛策。

前線抗敵的東路軍的布防圖在數日前失竊,後遭遇偷襲,卻被反攻。這一切,不過是計中計。

從嶽侯針對陸家開始,季菀就給陸非離去了信。他回信說,早已有所安排。季菀沒問他的具體計劃,知道結局就行。

嶽侯想要在北境軍營內部做手腳,給陸家冠上一個通敵叛國之罪,好一舉鏟除陸家。然後,取而代之。

可惜棋差一招。

他派去的臥底,被陸非離設計抓了出來,一網打盡,就此暴露了行蹤。與此同時,薛策接到陛下密旨,調派駐地禁軍,鎮壓了受了嶽侯指使意圖策反軍隊作亂的幾個將領,將其抓獲。

嶽侯這些年結交黨羽,以權謀私,甚至是勾結後宮以圖篡位,種種罪狀共計十二條,均被證實。

而查獲這些罪證的主力,乃江沅和齊糾。

嶽侯被革職,關入天牢。他多年帶兵,培養的心腹均被薛策捉拿歸案。

……

甘氏手上的傷早就好得差不多了,但疤痕還在,無論季菀如何用藥,都不可能完全消除。對此,甘氏雖遺憾,卻也坦然接受了。

“其實也沒什麼,還好這傷口不長。我平時多注意些,不會給人瞧見的。”

女人的手就等於第二張臉,讓人看見了總歸是不太雅觀。

“三嫂,謝謝你。”

她道謝,不止是因為季菀給她處理手上的傷。更是因為,她的嫡妹,甘尋枝。

護城河中漂浮的那具女屍,並不是甘尋枝,隻是一個和她身形相似的囚徒。事先就被毀了臉,無人認得出。

甘尋枝丟了清白,自覺便是死也無顏見人,所以臨死前毀了自己的容貌,在旁人看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她出了那樣的事兒,在京城是無法立足了。可讓她下半輩子青燈古佛粗茶淡飯,她估計也受不了。所以隻能給她換個身份,離開京城。在此之前,季菀需要她的‘死’作為揭發嶽侯的引子。甘尋枝受此大辱,心中滿腹怨恨,自然也是想報仇的,說服她輕而易舉。

於是,這個計劃就誕生了。

甘家雖不是什麼名流世家,可到底是書香門第。這個時代,讀書人的話語權還是不低的。甘尋枝一個官宦家中的嫡女,受辱自殺,臨死前以鮮血揭發罪魁禍首,此時足以引起軒然大波。

世人的口誅筆伐,讓嶽侯憤怒之餘難免浮躁驚慌。這人一浮躁,就容易露馬腳。調查起來,就容易多了。

對於季菀對於陸家來說,這個計劃其實有沒有甘尋枝,都能成。隻不過,順便幫一把甘尋枝而已。畢竟,陸家和甘家怎麼說也是姻親。甘家總還是甘氏的娘家。兩姐妹因為外人陷害而生出嫌隙已是悲哀。若不把這個結給解開,甘氏這輩子估計都別想再回娘家了。

隻有將甘尋枝送出京,對誰都好。

一舉兩得。

“你母親都為此特意登門道過謝了。咱們是一家人,你還要跟我這麼客氣嗎?舉手之勞罷了。”

甘氏笑笑。

自打那日從娘家回來,她性情變了不少,淡了些許往日的刻板,多了幾分靈動。再加上季菀隔三差五的來給她醫治手上的傷,兩人關係倒是比從前好了許多。

“對於三嫂來說是舉手之勞,對甘家來說,卻是恩比天高。”

“別把我說那麼偉大。”季菀笑著搖搖頭,“嶽侯多行不義,同為受害者,咱們理應同氣連枝。對了,你妹妹是否已經離京?”

“嗯。”

甘氏點頭,“大哥護送她離開的。父親說,先送去莊子上住幾年,修一修心性。等此事慢慢淡化,再送回老家尋一門親事。到時候,就說新婦喪夫,守寡三載,也能博一個好名聲。母親與我說,也不指望她將來嫁得多好,後半輩子安順無憂便可。”

畢竟在這個封建保守的年代,女子的貞潔,是世人評判其品行的根本。甘尋枝若是真能修身養性,改改她那任性乖張的性子,有娘家給她做主,也能許個好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