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擒賊(2 / 3)

高迎祥讓人把僅有的數百袋幹餅運到中軍老營這邊,然後下令把被雨淋的已經發黴的幹餅分發給帶隊的頭領,並告訴他們每人一頓隻能吃半個幹餅。這數千老營士卒是他的根基所在,餓著誰也不能餓著他們,其他人的死活他根本不去關心。

兩千餘匹戰馬也倒下近半,本來可以宰殺吃肉,但那裏去找幹柴呢?高迎祥隻能忍痛放棄。其餘的戰馬也都掉膘嚴重,短時期內根本無法騎用,隻能牽著前行。

餓著肚子的流賊們隻能繼續前行。高迎祥派人到處宣告,明日就能出黑水峪,然後打破縣城,大家想吃啥敞開吃就成。

這一條果然奏效,士卒們本來漸升的怨氣迅速平息下去,每個人都在進了城先持盾飽飯再說。

第五日過天星派人傳信馬上走出黑水峪時,高迎祥因為內大雨淋濕而感染風寒,躺倒在擔架上。

不光是他,連續數日冒雨行軍,數萬人的隊伍有一成染病,數百人走著走著一頭栽倒泥水裏再也沒有起來。整個流賊隊伍戰鬥力急劇下降,就算大部分人走出黑水峪,怕也是要修整數日方能恢複。

劉三帶著精疲力盡的近兩千人走進了官軍的伏擊圈。由於雨霧遮蔽視線,加上此時的流賊們沒了精力去山上搜尋哨探,更何況賊人們根本沒想到官軍會在這裏等著他們,隻想著趕快走出山峪的賊人們徹底喪失了警覺,在兩側半山腰的官軍的注視下,繼續迤邐前行。

當高迎祥的中軍大部完全進入伏擊圈後,隨著尖利的喇叭聲,兩麵山腰處箭雨伴隨著雨點紛紛而下。

官軍搭起的草棚使得弓弦沒有被打濕,雖然比起平時力道要小一些,但射出的箭隻對大部分隻穿布甲和布衣的流賊殺傷力已經足夠。

被突如其來的弓箭射蒙了的流賊們,隻能在慘叫聲中四處躲藏,他們的弓箭弓弦早已濕透,根本無法還擊。官軍的一千弓手比平日射靶子還要輕鬆,密集的人群不用瞄準,隻要往人堆裏直射就行。

弓手射完八輪後,剛才短促的喇叭聲變成了悠長的聲調,一萬多秦軍在各自將官的帶領下,持槍拿刀從雨棚中向山下緩步行去。

峪口處的許忠、劉應傑接到號令後,帶著手下士卒向峪內衝去。

官軍之所以緩步,是因為地上太滑了,尤其是從山腰處往下走,要是想發力衝鋒,肯定摔的四仰八叉。

為了防止泥地濕滑導致官軍摔倒,楊明盛想了一個辦法----鞋子上綁繩子。鞋底勒上數道粗繩,腳蹬地時能抓的更牢。

這個方法簡單可行,經過試用後,隻要不是快跑,摔倒的幾率大大降低。

大部分流賊們已經一天多沒吃東西,加上數天的大雨,山裏溫度下降不少,處於半僵餓狀態下的流賊沒有任何反抗的能力。麵對漫山遍野的官軍,隻有高迎祥的老營進行了激烈的抵抗,其餘的流賊除了四散奔逃外就是跪地等死。

羅世芳帶著數百人從山的一側向闖營老營人馬行去,另一側同樣有數百人向著賊人行進,兩隊形成了夾擊的態勢。

原本四千多人的闖營老卒,在官軍弓箭急速射出第三輪時便反應過來,有的躲在山石樹後,有的舉盾遮蔽,有的幹脆用同伴的屍體做盾遮護。麵向他們的兩輪數百隻長箭僅僅殺傷了百餘名士卒。

官軍下來後來不及排好陣型,流賊們已經拚盡最後的體力迎了上來,雙方迅速混戰城一團,後續不斷有從山上下來的官軍加入戰團。

從未見過如此大場麵的秦軍,被闖營老卒刀砍槍刺殺傷百餘人後,頓時有些慌亂不堪,已經有人想要轉身逃跑。

羅世芳沒用騎戰時的長槍,而是改用了一根長長的鐵棒,重量在二十斤左右。

他從人群中疾步往前衝到隊伍的最前端,雙手掄圓鐵棒橫向一掃,隨著幾聲哢嚓作響聲,前麵幾名凶悍的賊人骨斷筋折,倒地不起。

緊接著手中鐵棒狠狠敲在一名賊人頭頂,賊人的頭顱瞬間破碎,白紅相間的腦漿四處迸濺,屍體猛地仰倒在地。

周圍賊人見他如此凶猛,不由地往兩側躲閃。羅世芳背後的官軍見主將大發神威,已經膽寒的士氣立刻高漲起來,一片空白的頭腦裏想起了平時操訓時的動作。隨著隊官的喊聲,官軍排成不算整齊的隊形,閃著寒光的一丈多長的長槍平舉著向前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