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答讓人很難挑出毛病來。
難道你反對教化天下的大事不成?
這樣做的目的朱由檢知道:你不是東林黨的代言人嗎?那就來朕身邊吧,朕先找個地方把你掛起來再說。以後江南重臣還會有人被以這個名義來到京師,這是朝廷對你的拔擢,對你的肯定,教化天下的重任非你莫屬。
不光是江南的高官,府縣官員的調任也在朱由檢的計劃當中,將來鳳翔府和蘇州府知府對調之類的事會時有發生。上次吏部出台的有關條例,就是為了防止違抗朝廷指令才誕生的。
既然江南是東林黨的大本營,那就從根本上瓦解它好了。
騰籠換鳥大概就這意思吧?這個詞有點熟悉。
長安鎮位於杭州府東北方向,是海寧縣下轄的一個繁華的大鎮,距離杭州六十餘裏。
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江南小鎮上現有一萬餘戶居民,其中織戶占到一半以上;鎮上的絲市街有著數十間店鋪,專門用來收購和出售本鎮織戶所產的絲綢,當地出產的長紗小布、綢緞遠近馳名,非常搶手。
黃濱是土生土長的的本地人,二十歲出頭的他家中有一妻二子,父母也都健在。黃濱自懂事起歲起就跟著父母養蠶繅絲,十四歲進入鎮上的工坊學起了織綢的技藝。兩年後,心靈手巧的黃濱手藝日見成熟,便動了自己開工坊的念頭。在他的反複勸說下,家中用多年積攢的銀錢置辦了一張織機,黃濱辭掉工坊的差事回家自己織起了絲綢。
黃濱家有五畝桑田,家中養著十餘筐蠶寶寶,生絲的來源不用發愁;加上他在織綢上的天賦,織出來的綢緞光滑潤澤,一拿到市場上便成了搶手貨。幾家常年經銷絲綢的商人爭相搶購他家的綢緞,有一家比較大的商戶直接預付了定金給他,將他的產出全部包下。
十八歲時黃濱用織綢賺來的銀錢迎娶了現在的妻子,並用餘錢又購置了一台織機,他和原本在閨中便會用織機的妻子一人一台,從上午辰時一直幹到晚上酉時,除了中間吃飯解手,幾乎一整天泡在織機上。
雖然整日手提腳踏十分疲勞,但每當看到綢緞換回的銀錢時,所有的疲憊感一掃而空。
隨著原始資本的積累,加上妻子接連懷孕生子,黃濱陸續添置了幾台機子,從鎮上雇請了數名工人幫他勞作。他自己則是身兼數職,既幫著父母養蠶繅絲,又能在工人家中有事無法前來上工時頂替上機,還要在織機出現故障時自己檢修,更要在家中生絲不夠時提前采購備料,整日都是忙個不停,小日子卻是越過越紅火,一家老小都對未來充滿了期待。
在滿足於五張織機每年帶給他數十輛銀子收入的同時,黃濱心裏隱隱約約也有一種野望---要是能買下一塊地,建起一座規模更大的工坊,置辦幾十台織機,雇請上百個工人幫他織綢,那樣下來,一年得賺多少銀子?
可惜,這個念頭也就在心裏想想。買地蓋屋,購買織機,囤積生絲,還要給工人每日結算工錢,管兩頓飯,那得需要多少銀子?沒個幾千兩根本辦不到。
“阿濱!有客人來找你!”
爹爹的一聲呼喊,打斷了黃濱的思緒。
客人?應該是采購綢緞的商人吧?我家的綢緞已經給張員外全包了啊,爹爹又不是不知道,辭了就行啊。
黃濱放下手中的一把生絲,轉身向屋外走去。
https://www.biqiuge8.com/book/59364/444859157.html
biqiuge8.co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