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投賊(2 / 2)

張獻忠笑道:“俺家定國將來決計是個帥才,比俺老張強出太多!這才十幾歲便有如許眼界,長大了還了得!定國孩兒,你說說,俺們接下來該如何行事?”

孫可望嫉妒的瞥了一眼李定國:這老二就愛嘩眾取寵,義父何許人物,豈能不會早有打算,要你這般逞強!

李定國從容的抱拳道:“義父過獎,孩兒隻是一己之思,說出來還望義父多多指教!”

張獻忠滿臉欣慰的看著李定國,目光裏滿是讚賞之意:自家這幾個義子,將來唯有李定國成就最大。遇事不慌,從容大氣,總能迅速找到應對之策,說是智勇雙全毫不為過。剛才幾個人所說他心裏早就明白,來此也是早有打算,但自己幾十歲的人能想到的,這幾個十幾歲的孩子便能慮及,這才是最值得他高興的。

李定國接著道:“孩兒覺著,現下應向東西兩側分兵,分別攻略竹溪縣及竹山縣,打破這兩座城池便能獲取大量財物糧草和人口。之後便仿前期良河鎮之行徑,遣人監視督促老弱屯田拓荒,至此兩縣之間大片田地便盡數我獻營!待明年夏收有了大批糧草,兩縣便已徹底穩固,再派兵將房縣拿下,至此鄖南這大片土地盡屬我獻營!三縣之地編練數萬士卒當無問題。除非官軍遣五萬以上精銳來剿,不然難擋我獻營崛起之勢!”

張獻忠點頭道:“定國之言甚合俺意!之前俺們義軍都是四處攻掠,並無在一地駐留之習!朝廷那些大官兒都稱俺們是流賊!哈哈!這名兒著實起的妙!俺閑暇時也曾想過,要想成大事,這個流字要不得!俺們得跟朱皇帝的老祖宗學著,得找個安身之處好生經營,須得沉得住氣悶聲發大財才可!這鄖陽府便是個好地界,這回啊俺們就在這塊紮下跟腳,安安穩穩的幹他幾年再說!”

隨後張獻忠下令,孫可望、李定國率一千老營精兵及三千普通士卒向西打下竹溪縣,並駐留當地經營;劉文秀挑選數十人攜帶大量銀兩前往襄陽辦差;他自己則率三千人攻打三十裏外的竹山縣城,艾能奇留在黃茅關守住營盤。

竹溪和竹山縣城都無軍卒把守,眼見流賊來攻,縣衙隻能組織青壯上城防禦。這些未經戰陣的青壯大部分手持棍棒農具,怎經得起流賊的刀槍弓箭?城頭的青壯基本是一觸即潰,兩座城池都在不到半個時辰內陷落,知縣、縣丞等主官不是戰死就是全家殉城,獻營大掠全城,獲得物資無數。更令張獻忠高興的是,當他率兵打破竹山縣城後,竟然有兩名縣城諸生親自來降。

這兩人都是縣學生員,一個叫潘獨鼇,另一個叫徐以顯。兩人年齡相仿,俱是年過四旬。二人平素交往密切,皆是自詡才高八鬥學富五車,平日裏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但卻是數十年連府試都過不去。

兩人並未從自身尋找原因,竟然一致認定是朝廷不公,那些中舉及第之人皆是走托門路才上的榜,二人因此對朝廷極度不滿,心中也是怨恨無比。

潘獨鼇和徐以顯雖然於八股之上無甚成就,但兩人日常都喜讀雜書,尤其對兵略智謀一類的書籍頗感興趣。時間長了,慢慢對操兵演武之事有了一些心得。

隨著大明局勢越來越動蕩不安,流賊似有崛起之勢,兩人也動了別樣的心思,私下閑談時都對大明的前景極度悲觀,認為其覆滅已是必然之舉。他們一致認為,高迎祥、張獻忠皆是一代梟雄,將來兩人定能成就大事。

若是按原先的曆史軌跡來講,兩人的判斷非常準確,大明最後確實亡於流賊之手,並且張獻忠最終也是在蜀地稱帝,兩人最後也確實都身居高位。

但是由於信息極度閉塞的緣故,他們不知道的是,有個本不該出現之人來到了這個世界,原本岌岌可危的局勢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在流賊攻入城中開始大肆搶掠時,早就聽說過張獻忠大名的潘獨鼇和徐以顯湊到一起一商量,反正在大明這邊也不受待見,不如幹脆燒個冷灶投了流賊。以兩人的智謀見識幫助張獻忠幹出一番大事來,說不定將來也能博個封妻蔭子,從此光耀門楣。

得知兩名讀書人前來歸附的張獻忠大喜過望,立刻在竹山縣衙中接見了二人,並當場贈予兩人紋銀各五百兩,封潘獨鼇和徐以顯為左右軍師,並慨然許諾,若是將來成得大事,兩位先生定當為左右丞相雲雲。

https://www.biqiuge8.com/book/59364/444385042.html

biqiuge8.co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