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象升的話頓時讓諸將清醒過來,諸將都是久經戰陣之人,知道自己方才有些想當然了。
竹山離大軍所在的鄖縣有近兩百裏之遠,竹溪更是再兩百裏開外;房縣與保康距離則更遠。數路探馬要跋山涉水後方能抵達目的地,然後還要隱蔽抵近查探,記下地形地貌與流賊的兵力部署後再返回稟報,然後才能根據探回的情報製訂戰略戰術。這一切都是作戰不可或缺的重要舉措,哪能在不明地形,不知敵情的情況下就打過去?那樣做純屬紙上談兵的無用書生之舉。
見眾人表情訕訕,盧象升笑著安慰道:“爾等立功心切,本官豈能不知?爾等放心,朝廷既是將壽州之功也計入賞功,此番鄖陽之役豈會忽略?功勞少不得你們!但諸將要切記!戰事一旦開啟,諸將須謹遵將令,與友軍配合作戰,務使獻賊走脫!否則本官絕不寬待!”
說到最後一句,盧象升語氣陡然嚴厲起來。
眾將皆是抱拳遵命後,各自回營向士卒宣示朝廷賞功一事。
張獻忠自得到潘獨鼇、徐以顯的投靠後,野心陡增,二人的歸附對他來說意味非凡,這是一種象征。
強如高迎祥者,鼎盛時坐擁兩萬精騎、數萬步卒,加上前來投靠的其他各路流賊,麾下兵馬最多時足有數十萬,隱隱已成天下反賊之首。
但就是如此強大的力量,從來也沒有讀書人前來投奔。
這就是說讀書人並不看好反賊們的前景。
潘獨鼇和徐以顯雖然並非讀書人裏的精英,但在張獻忠這等草莽人物眼中,讀過聖賢書的人無論眼界還是見識,那都屬於頂尖的人物。
從另一個角度講,二人的投奔間接的表明,讀書人對大明的江山已經不看好了。
自從兩人攜家帶口來到黃茅關的獻營營地後,張獻忠對兩人表現出了最大限度的尊敬。
他給兩人各自配備二十名親兵,都是專門挑選出來的久經戰陣的精卒,各有一名軍中老卒作為親兵隊正。
按照張獻忠的吩咐,這二十人分成數隊,每天十二個時辰護衛在兩人身側,睡覺時則在門外站班守夜。
張獻忠特地從竹山本地找了數名仆從婢女送到兩人家中,以供其家人使喚。
了解男人喜好的張獻忠還給二人各自贈送了兩名美婢,這種貼心的安排讓潘獨鼇、徐以顯感激異常。
兩人出身並非豪奢之家,家中雖有些許餘錢,但並不代表可以隨心所欲的花用。年紀稍長的潘獨鼇家中隻有一妻二子,還有年近七旬的老爹。日常的收入就是靠自家原有的三十畝田地,以及投獻其名下的五十畝田地的產出,另外就是平常給人代寫書信之類的潤筆,加起來一年也就是二三十兩銀子的收入,算是比普通百姓稍強一些而已。
徐以顯與潘獨鼇家的情形差不多,也都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普通家庭。
二人平時何嚐沒羨慕過那些家有嬌妻美婢的豪富之人?可惜頂多就是打磨打磨眼珠子,然後喝點小酒,痛罵幾句世風敗壞之類的話解解氣而已。
原先可想而不可求的美事突然就出現在眼前,而且是真實不虛,可以盡情享用的,一切猶如做夢一般。
潘獨鼇、徐以顯在對張獻忠不勝感激的同時,也是拿出了全身的本事來幫他做事。
張獻忠雖然在官軍中待過數年,對營伍之事算是頗為精熟,但對兵法則是一竅不通,打仗全靠經驗和臨場的嗅覺,其麾下士卒也是按照他在官軍學到的那點皮毛來操訓,並非是十分的精深方法。
潘、徐兩人拿出手抄的孫子兵法給張獻忠仔細講解,並將從書中看到的操練團營方陣的方法教授給他。
張獻忠將竹溪的孫可望、李定國喊來,一同聽取潘、徐兩人的教導,然後再按其法操訓部分老營士卒。
經過近一個月的操演,老營數千士卒行止已經有模有樣,再不是原先交戰時亂糟糟的樣子;變得進退有據,陣型頗為齊整,比以前顯得精悍不少。
就在這期間,盤踞在百餘裏外的房縣一帶的老回回馬守應、革裏眼賀一龍、曹操羅汝才等人,在聽聞張獻忠率部至此,並打破竹山縣城之後,也派人前來與張獻忠部取得了聯係,並著人知會了更遠一些、在保康一帶的闖塌天劉國能。
https://www.biqiuge8.com/book/59364/444296092.html
biqiuge8.com。biqiuge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