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八章 凱旋、郊迎(1 / 2)

崇禎十一年九月初六日辰時中,正值夏末秋初之時,風和日麗、天高雲淡。

京師德勝門外戒備森嚴,馳道兩側每隔數步便立著一名頂盔摜甲、手執刀槍的武士,外圍還有上千名藍色罩服的錦衣衛嚴密監控著周邊,一匹匹高頭大馬馱著軍將們來回奔馳巡視這,各色旗幟隨著微風輕輕飄蕩著,在威武的軍卒和各種旗幟的襯托下,整個德勝門內外的氣氛顯得格外的莊嚴肅穆。

在軍卒們的背後則是一片熱鬧無比的氛圍,數萬京城士紳商賈、黎民庶人擁擠在寬敞的道路兩旁,一邊吵吵嚷嚷交談著、嬉笑著、喊叫著,一邊迎候著剿滅後金之戰後大軍的凱旋。

德勝門寬大的城門洞外搭起了一座巨大的木棚,木棚的粗大的立柱上飾以錦緞和彩綢,棚下放置一座大案,一身玄色袞冕七章服、頭戴九旒冕、腰係朱色大帶、服配兩組玉佩、足蹬皂色白地官靴的皇太子朱慈烺端坐於禦座上,侍立在他身側的是貼身小太監趙信,以武英殿大學士溫體仁、陳奇瑜、李邦華、楊嗣昌、侯恂、範景文為首的京師四品以上高官、以及在京的勳貴、司禮監秉筆太監、錦衣衛堂上官在內的大鐺們雲集在大案下首兩側,棚內放眼望去,皆是一片朱紫色的官袍。

年僅十二歲的朱慈烺受朱由檢的委托,率文武百官親至德勝門外,以盛大的郊迎儀式靜候大軍的歸來。

“報!大軍前隊已至五裏!恭請皇太子殿下示下!”

一騎快馬飛奔至木棚外數十步後停下,馬上的騎士飛身下馬後疾奔入棚,在距離大案前十步左右時停下腳步,單膝跪下行軍禮後大聲稟報道。

“再探!”

按照事先排定的程序,朱慈烺例行公事的下令道。

探馬再次行禮後站起身來,雙手拱過頭頂,倒退十步左右後這才轉身奔向戰馬,隨後躍上馬背揚鞭催馬而去。

片刻之後,又一騎探馬奔至,這次探得大軍前隊已至三裏之外。

等到第三波探馬回稟前隊已至兩裏之外時,溫體仁出列恭請朱慈烺步出棚外,一眾文武以品級劃分緊隨在他身後兩側。

就在朱慈烺走出木棚沒有幾步,一陣整齊踏步聲夾雜著零星聽聞的馬蹄聲由遠而近向著德勝門而來,因為觀看郊迎儀式而延伸到最北麵的圍觀者中已發出了陣陣驚歎聲。

各色各式軍中旌旗迎風招展著,放眼望去,仿佛無窮無盡一般,大軍前隊的最前端,兩位武英殿大學士孫傳庭、盧象升、五軍大都督、一品夫人秦良玉三騎並轡緩行,身後是騎馬跟隨的孫應元、周遇吉兩人,五千名長槍兵以十人一排高舉鑲著紅纓的長槍齊步緊隨其後。

在遠遠看到朱慈烺的身形後,身穿大紅官服的孫傳庭三人勒住坐騎後翻身下馬,統領前隊的孫應元單臂高舉,身後數十步外的長槍兵們停止了前行的步伐,手中的長槍也改成了胸前握持的姿態,整個過程中無人出聲,但數千人整齊劃一的舉止卻是散發出了一種震撼人心的氣場,使得剛才還熱鬧非凡的數萬人變得鴉雀無聲。

“臣孫傳庭、(盧象升)、(秦良玉)奉旨率十三萬大兵出征關外,剿滅不服王化之建州虜寇,臣等與各部官軍將士同心勠力,上下用命,十餘萬大軍拋顱撒血、不畏矢石,皆誓言以忠誠回報君王,並於寧遠城外、錦州城外、西寧堡外、沈陽城內外四戰四捷!陣斬建州八旗親王、郡王、貝勒數名,梅勒章京、甲喇章京一下虜寇將領不計其數,殲敵六萬餘名、俘獲四萬有餘,使遼東跳梁完全覆滅、奴酋葬身火海之中,我大明東北之境從此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