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四章 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邊(2 / 2)

咱們也上書,對!支持聖上盡早推行!反正咱家想一體納糧也沒那資本不是?

於是乎,幾天之內,凡是有資格上本言事的朝官們紛紛上表,言明自己會堅決擁護皇帝以及朝廷的任何決定,堅定不移地站在皇帝這一邊。

一時之間,一向冷清地通政司成了各衙門中最熱鬧的地方,各式各樣的奏本題本被送到這裏。

通政司的書吏書辦們將這些奏章裝進箱子中,趕著馬車一車一車的送入內閣之中,之後再經過內閣那些中書舍人、書辦粗粗瀏覽後,隻要是讚成的全部送入宮裏,詞不達意或者有反對意見的全都扔到了角落裏。

沒過幾日,宮中再次聖旨明發天下,皇帝在聖旨中對聖人之後極具褒獎之詞,同時也對各級官吏擁護朝廷決意的態度倍感欣慰。

鑒於民意不可違之理,皇帝決定,於崇禎十二年夏糧征收之日起,在大明全麵推廣士紳一體納糧之策,以所得之錢糧來滋養萬眾軍民人等,力促萬邦來朝之盛世盡早來臨。

隨著這道明發天下聖旨一起出宮的還有另一道之意:孔興燮襲封衍聖公之位,孔府族人今後將可與四民享同等科舉出仕之權利。

這道旨意就是朱由檢與孔家的幕後交易,從此之後,孔府不會再是被曆朝曆代所樹立和限製的耕讀傳世的世家,由此演變成了可以出任朝廷經製官員的普通家族。

孔府的元老們在大棒加胡蘿卜的威逼利誘下,審時度勢,放棄了士林標杆的虛名,轉而變成了俗世中的一分子。

朱由檢的聖旨發出沒多久,在寧波府的孫傳庭也發來奏報,言稱寧波府毀壞港口案也已告破,涉案人員為寧波當地數名海商所派遣,目的就是妄圖阻止朝廷開海之策,現涉案人員及幕後主使俱已被拿獲歸案,等候皇帝下旨處置。

寧波府這些海商雖然也是雇人行凶,但這些人還是有些分寸,沒有造成朝廷派去的人員人身上的傷害,所以,孫傳庭在奏報中建議誅除首惡,不搞大肆株連。

雖然當地官府有些官員平時與這些商人過從甚密,但對於海商們的行為確實並不知情。

有鑒於此,朱由檢當即批示,寧波府涉及破壞港口設施的人員全部處斬,幕後主使者同罪,家人不涉及其中,家產抄沒歸公。

與之有牽連的官員罷職歸家,永不啟用。

對於空缺官員補缺一事,吏部尚書周雲建議從山東就近調用,以免從陝西派遣過去後距離太遠耽誤公事,朱由檢考慮之後同意了周雲的建議。

山東往南四湖地區移民的工作也取得了巨大成功,相關官吏在其中也是功績卓著,這次的拔擢會極大調動官吏們的工作積極性,促進山東官員的流動性,使得一些表現優異的低級官吏能順利遞補上來。

在下達完處置寧波府、鬆江府兩地相關事宜的指令後,洛陽府的奏報也送到了朱由檢的案頭。

59364/543949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