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六章 密會(1 / 2)

崇禎十一年十一月中,北方大地已經進入到草木枯疏、萬物凋敝的時節,而千裏之外的江南一帶仍是一派綠意盎然的景致。

這一日下午申時許,坐落於南京城內秦淮河南岸幾裏處一座規模宏大的豪宅大門前,一輛輛裝飾豪華的八抬大轎先後抵達此處。

待轎子停穩之後,隨行於轎旁的管家們搶上去撩起轎簾,伸出手臂攙扶著主人步出轎外,等候在門前的數名賓客急忙上前施禮問安,隨後恭請一個個氣度不凡的大人物進入府中。

一隊隊身穿或藍色或黑色勁裝、腰懸長刀的護衛緊隨在轎子周圍,待看到自家老爺被站在門前的迎賓迎入府中之後,彼此之間才開始抱拳施禮打起了招呼。

這座六進豪宅便是魏國公徐弘基的宅邸,也是朱元璋定都南京後,大明開國第一功臣、時封魏國公的徐達親自督公建造的。

不過最初的魏國公府占地並不是很大,之所以能有今天占地千畝的規格,也是經過兩百餘年來曆代魏國公巧取豪奪才形成的。

偌大的國公府裏假山池塘、名貴花木遍布,曲折回廊似是永無盡頭一般,若幹大小庭院彼此相通相連,行走其中時常有木質兩層小樓拔地而起,為的便是能從不同角度和高度,欣賞府中各種秀麗的景色。

徐達如果再世的話,如果沒人引領,進了自家宅子也許連洗手的地方都找不到。

魏國公一脈傳至現在的徐弘基已經是第十代。

雖然自崇禎十年起,皇帝下旨撤銷大明各地的衛所,魏國公府不再握有兵權,但兩百年積累下來的人脈和威望還是無人能比,魏國公府依舊是公認的大明頂尖的勳貴府邸,僅比在北京的英國公府地位略低一些,但卻遠超其餘的公侯伯府。

前幾日,徐弘基派遣府中管事,以自己六十五歲壽誕之名在南京城中遍灑請柬,邀請諸多城內的勳貴今日申時末前來府中宴飲歡聚。現在雖說距離申時末還有一段時間,但收到邀請的勳貴們已是各自攜帶禮物,提前來到了魏國公府中。

其實不管是徐弘基還是諸多客人心裏都明白,這次的壽誕之宴隻不過是個借口罷了,年過六旬的徐弘基身染重屙已有一年多,身體已是每況愈下,已經有大半年不曾見客了。

此次宴飲的目的各人心中有數,為的就是商討如何應對士紳一體納糧之事。

這個消息在京師剛一傳開,很快便被晝夜不停航行於運河之上的商船帶到了江南一帶,並隨即在士紳大戶們之間引發了滔天巨浪。這些聲浪很快便彙聚成了一種聲音:皇帝無德,朝廷奸佞當道,竟然欲行此惡政奪民口中之食,此舉以致天怒人怨!

江南全體官員士紳當同氣連枝,集體為民發聲,聲討此等殘民惡政之同時,采取必要之手段,阻止其在江南實施。

從消息傳來到現在十餘日的時間裏,除了鬆江府和寧波府以外,江浙地帶所有府州縣官府主官們,每日都會接待成批的士紳大戶登門造訪,強烈要求父母官們上書皇帝和朝廷,盡早打消這種欲劫掠民眾的強盜行為,以保障江南地區的繁榮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