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蘇州府搶了首功(1 / 2)

等到眾多士紳大戶心不甘情不願在文書上簽字畫押,並打算按照私底下商量好的策略,拿出一些好處給相熟的書辦吏目,以求在丈量時能夠盡量隱瞞名下田地數額時,蘇州知府衙門戶曹司吏告知眾人,方知府已經下令,從即日起,各家各戶須得將田契交上,並即刻遣散府中私奴。

四姓海商罪名其中有一條便是:陰蓄私奴、意圖不軌。

這名司吏還特意警告眾人,按照聖旨要求,各府州縣三日後開始著手清查田畝,若是有人試圖瞞報,清查時有田地無人認領,就會將其收為公有。

這位司吏還告知眾人,府尊老爺還親自叮囑過,望各位士紳勿要私下用錢財收買書辦吏員,錦衣衛會對他們進行嚴格監控,一旦發現有此情節者,繳稅數額會翻倍。

各級官府派員清查田畝過程中,將會有禦史和錦衣衛全程監督,此項差遣務必於三個月之內完成,逾期未完結的官府主官佐貳全部罷職還家。

為了鼓勵和刺激府衙中的吏目書辦、衙役幫閑全身心投入到清丈田畝的工作中去,方文動用了府庫中的火耗銀做為補貼。

每名下鄉辦差的府衙中人,每月會有夥食貼補以及出差補助,每月的月底結算。

按分工計算的話,人均大概有二兩到五兩左右的補貼,這筆銀子對於眾多幹活的衙門底層人員來說可是筆不小的收入。

清丈工作分為四隊,分別由知府、同知、通判、推官親自帶隊,下到府下各個州縣去,任務結束後才可以回來處理公務,州縣官員也是如此分工,禦史和錦衣衛會一暗一明進行監督,若是有人徇私枉法,給相熟的士紳減少丈量畝數,被發現後立刻予以開革。

時至冬閑季節,衙門中也沒有多少事物需要處理,現在的刑案已經交到了提刑按察分司處理。

雖然南人好訟,日常中不單是刑案,就算鄰裏糾紛這種雞毛蒜皮的事也要去衙門打一下官司,如果衙門老爺們都去了鄉下,那很多官司就會耽擱掉。

方文不是沒考慮過這個問題,但比起事關大明全局以及自己前程的新政來,這些統統可以先擱置一旁。

一切布置完畢,派出衙差們四處張貼告示之後,方文與任元山等人各自帶領手下出城而去。蘇州府也成為大明全境內率先實施士紳一體納糧新政的大府,方文與佐貳官們聯名上呈的題本也隨即發往了京師。

當然了,頭腦靈活的方文並未忘記提前給鬆江府的盧象升遞送一份文書,裏麵的內容當然就是蘇州府的相關情況。

方文心裏清楚,皇帝派重臣南下,肯定不單單是因為襲官案一事,督導新政才是最根本的目的,能在這位閣臣麵前混個名熟,對自己有益無害。

對於這個頭功是必須要搶的。

不管新政實施期間有何錯漏之處,但態度必須要表明,要讓皇帝知道蘇州府是站哪邊的。

方文早就看明白了,強勢皇帝最喜歡的就是自己說什麼,手下立即照做的,原先那種推諉扯皮的官風已經過時了,雷厲風行會正為主流,就算出了錯,皇帝也會予以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