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新年,近日來朝政平穩,上到皇帝,下到文武百官,皆是心情愉悅,隻等著“封筆”那日。
然而,就在這一日,一個陳姓禦史在早朝時,卻公然彈劾了鎮南王世子蕭奕,指其“無視朝廷法度,私放印子錢,謀取暴利!”
他字字句句都是擲地有聲,就如一道巨雷,在金鑾殿上震了一震。
此言一出,文武百官都不禁竊竊私語。
才不過短短一年,這鎮南王世子就被彈劾了兩回,上一回最後是草草收場,不過就罰了個禁足了事,這一回不知又將如何。
雖說蕭奕的名聲一直不太好,但自他出征南疆後,就屢有捷報傳來,陳禦史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彈劾蕭奕,也不知是出於何種考量。
朝上眾臣駒觀望。
皇帝麵色微沉,問道:“愛卿所言可屬實?”
“啟稟皇上。”陳禦史躬身道,“微臣所言句句屬實。……據微臣所知,鎮南王世子蕭奕在淮元縣開了一間開源當鋪,它表麵是當鋪,私底下卻放著印子錢,利滾利,極其利害!不知已經迫得多少百姓家破人亡。而就在昨日,更是有一個老婦被逼得在淮元縣衙擊鼓嗚冤,此事淮元縣上下皆知,微臣不敢有半句虛言j上,朗朗乾坤,豈能容蕭奕如此肆意妄為!”
聽這陳禦使說得這般詳細,看來是不會有錯了。
早知道這蕭奕頑劣成性,目無法紀,沒想到,他竟然還如此大膽,竟然連印子錢都敢放。
要知道,先帝最厭惡的就是放印子錢了。
當年先帝還在世的時候,就曾經有一個官員的親屬偷偷把銀子給了一間錢莊,用來放印子錢,最後官員被革職不算,甚至全家皆被流放。
雖說先帝已逝,但餘威猶在,這蕭奕簡直是膽大包天。
皇帝麵沉如水。
金鑾殿上寂靜無聲,這時,南宮秦上前一步,說道:“皇上,臣以為,此事事關重大,不能僅聽信一麵之詞。”
陳禦使不快地說道:“南宮大人莫非認為本官在肆意攀扯不成?”
“皇上。”南宮秦躬身道,“臣與蕭世子雖有姻親,但既然舉賢不避親,那臣為著蕭世子爭辯一二應也是常理之事。蕭世子現不在王都,既有彈劾,還是得徹查後再行定奪。”
“臣附議。”兵部尚書陳元州亦出列道,“皇上,蕭世子正領兵征戰南蠻,與我大裕有功……”
“此言差矣。”戶部尚書方之敬打斷了他的話,大義凜然地說道,“皇上,蕭世子大敗南蠻確實有功,但有錯亦不可無視,功就是功,過就是過,否則朝廷還有何法度可言。”
“好了,都別吵了。”皇帝不悅地拔高嗓門,眉宇緊鎖。
蕭奕也算是他看著長大的,為人如何,皇帝覺得自己再清楚不過了。
蕭奕會私放印子錢謀利?皇帝總覺得有些匪夷所思。他沉思片刻,開口道:“大理寺卿!”
“臣在!”大理寺卿王京躬身出列。
“朕命你即刻前往淮元縣,替朕好好查、細細查……”皇帝說道,“限你在三日之內,給朕查個清楚明白!”
“臣遵旨。”王京連忙領命。
皇帝旨意已下,朝上自然不再爭辯,而一下朝,王京就立刻雷厲風行的趕回了淮元縣。
與此同時,遠在南疆的鎮南王世子蕭奕依然對此事毫無知覺,至於同在南疆的鎮南王妃則帶著一雙兒女在趕了兩天的路後來到了奉江城。
這馬車一路奔馳,總算在太陽西移的時候進了城。
守城門的將領知道是王妃來了,便親自領著小方氏的馬車去了守備府衙。看門的小廝一麵吩咐人去通知鎮南王,一麵大開了府衙的正門迎小方氏的馬車入府。
小方氏剛下了馬車,鎮南王的長隨便急急地聞訊而來,行禮道:“小的見過王妃,二少爺,大姑娘。”
“起來吧。”小方氏隨意地揮了揮手,問道,“王爺在不在?”
那長隨趕緊回道:“回王妃,王爺正在正院等著王妃呢。王爺吩咐小的前來迎接王妃,王妃這邊請!”
小方氏母子三人隨著長隨朝正院行去。
正院內,鎮南王早就翹首以待,一見小方氏帶著蕭欒和蕭霏進來了,起身相迎,“王妃,現在正在打仗,你怎麼就帶著欒哥兒和霏姐兒過來了?這一路上多危險啊。”他嘴上雖然埋怨著,眼中卻掩不住的笑意與感動,隻覺得王妃心裏果然對他是一心一意。
其實,現在戰局已經穩定,南蠻軍都被趕到了嶺川峽穀及以南的開連和府中兩城,整個南疆可謂是平靜的很。尤其是奉江城,有鎮南王帶著數萬大軍駐守著,哪有什麼危險,要不然小方氏也不會那麼大膽敢帶著一雙兒女上路前來這裏尋鎮南王。
但小方氏麵上卻是一副深情款款的樣子,溫婉地說道:“王爺一去數月,欒哥兒和霏姐兒都想他們的父王了……妾身也是。妾身就帶他們過來探望王爺了。”說著轉身對蕭欒和蕭霏道,“欒哥兒,霏姐兒,還不快過來見過你們父王。”
蕭欒和蕭霏雙雙上前向鎮南王行禮:“孩兒見過父王。”
“好,好……”鎮南王一臉欣慰地看著眼前一雙兒女,“都是好孩子。”
小方氏母子三人與鎮南王說了一會兒話後,小方氏便對一雙兒女說:“欒哥兒,霏姐兒,母妃還有話與你們父王說,你們先退下吧。”
蕭欒和蕭霏兄妹給鎮南王和小方氏行禮後,便雙雙退下了。
“王爺……有一事妾身還要親自告知王爺一聲,阿奕這次回南疆前,已在王都迎娶了意郡主為世子妃了。”小方氏不好意思地福了福身,告罪道,“妾身接到聖旨的時候,王爺正在外麵打仗,妾身沒能及時告知王爺……這是妾身的錯。”
鎮南王隨意地揮了揮手,不以為意道:“王妃,這事怪不得你。阿奕大婚一事,本王已經知道了。”
“原來王爺已經知道了,也是,阿奕應該來奉江城拜見過了王爺吧。”小方氏故作恍然大悟。事實上,蕭奕帶兵解了奉江城之危一事早已經傳遍了南疆,小方氏又怎麼會不知道。
就算她原來不知道,剛剛從鎮南王的長隨口中也得知了。
原本小方氏還怕這一次蕭奕解了奉江城之危,會讓這父子倆的關係得到緩和,但看鎮南王如今這難掩不快的表情,就知道這蕭奕果然是難成大器的,這麼好的機會他居然還會和王爺大吵一架!
一說到蕭奕,鎮南王便是眉宇緊鎖,麵沉如水。
小方氏繼續道:“王爺,其實妾身這次來,也想與王爺說說世子妃……”她故作猶豫,似乎欲言又止。
“世子妃?你是說那個南宮氏,那個南宮氏又做了什麼?”鎮南王眉頭一皺,目露厭惡。
“王爺,妾身得知阿奕和意郡主成了親,當下就立刻派了易嬤嬤前去王都,一是為賀喜,二來也是為了讓世子妃熟悉咱們王府的家規家訓。可是前兩日世子妃卻是硬把易嬤嬤給送了回來,聽易嬤嬤說,世子妃根本就不把我這個母妃放在眼裏,甚至於藤姐兒有難,上門求助,世子妃還落井下石,把藤姐兒綁回了齊王府,讓齊王妃處置去了。”
小方氏裝模作樣地擦了擦眼角的淚花,眉目含愁,“世子妃如此人品,又怎麼配得上阿奕!妾身思來想去,覺得咱們阿奕實在太委屈,所以妾身就想著幹脆替阿奕納個知書答理的側妃,往後也可以幫著妾身主持中饋,王爺覺得如何?”
小方氏心裏冷笑,她幾乎有十成的把握王爺會同意她的這個請求。哼,一旦王爺做主,給蕭奕納了側妃,到時南宮玥不認也得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