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看出皇後的疑惑,失笑道:“朕今日一大早就收到了來自北疆的軍報……大半月前,君哥兒率領一支先鋒隊悄悄
皇帝這句話把皇後也說懵了,難道皇帝要給蔣明清賜婚?
皇帝也被說得眼中染上笑意,倒是想起了另一件事來,意味深長道:“說來,應麟倒是很快要欠朕一杯媒人酒。”皇帝說的應麟就是皇後的哥哥,也就是恩國公世子。
皇帝能說出這番話已經是對五皇子最大的肯定了,皇後自然是喜氣洋洋,含笑道:“皇上放心,臣妾會吩咐小五身邊近身服侍的幾個宮女好生注意著些的。皇上這麼誇清哥兒,臣妾定要把這話原封不動地轉述給大哥大嫂,省的他們成日裏說清哥兒貪玩不愛讀書,還說著要早點給他說門親事,找個媳婦管管他。”
皇帝繼續道:“柳太傅還說小五他們如今已經在讀《史記》的七十列傳了,小五這個年紀也算是用功了。難怪這古有孟母三遷,小五、清哥兒和昕哥兒讀書都甚為努力,可見朕這伴讀確實沒給小五挑錯。”頓了頓後,皇帝又叮囑了一句,“皇後,小五身子弱,你也要勸他注意勞逸結合,這書要讀,但也莫要累病了。”
“正是,皇後的記性不錯。”皇帝頷首道,“朕還特意看了看,小五寫的不錯。”說著,皇帝的表情中露出一絲滿意。五皇子在策論中條理分明地提出了八項治國方略:均田、擇吏、去冗、省費以及辟土、薄征、通利、禁奢,雖然其中具體的想法尚且稚嫩,但也顯示出他無論是讀書還是體察民情,都甚為用心。
看皇帝的表情輕鬆隨意,皇後暗暗鬆了一口氣,掩嘴笑道:“臣妾記得‘何以治國’是上次春闈的策論題目吧?”
說完這些糟心事,皇帝的心又漸漸靜了下來,含笑道:“皇後,昨日朕去上書房,正好柳太傅正在讓小五,還有清哥兒、昕哥兒他們寫策論呢,題目是‘何以治國’。”皇帝口中的清哥兒是蔣家的蔣明清,現在也是五皇子的伴讀之一。
“是,皇上。”皇後沒有多問,欠了欠身,給了李嬤嬤一個眼色,李嬤嬤便立刻領命而去。
皇帝考慮了片刻後,說道:“皇後,你讓人去把玥丫頭叫進宮來,有些事還是當麵問問為好。”
皇後怔了怔,不明所以地說道:“皇上的意思是?”
“此事確實可恨。”皇帝說道,“說到底,也不知道這小方氏究竟強占了阿奕多少產業,若隻這開源當鋪倒也罷了,若是……”他的話沒有說完,反而沉吟一下,這才又意味深長地說道:“……再者,剛剛王京所稟的,朕還有些想不通透。”
“幸好皇上您知道了,自然會為阿奕做主。”皇後又道,心裏卻有幾分不以為然:民間的一句老話說的好,這有後娘就有後爹,小方氏日日吹枕頭風,鎮南王又不是隻阿奕一個兒子……想著,皇後目中閃過一抹複雜,飛快地看了皇帝一眼,又麵色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