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茫天地間,煙雨落霞處,天空浩渺無邊,宛若倒扣的碗,澄藍的大海無際,散亂的排布置大大小小的礁島,在大海中央,有一塊四四方方的陸地,上麵存在唯一一個人族國家——虞朝。這是一個超級大朝,有近千年的曆史,源遠流長
虞朝國土及其廣大,足有六十萬萬公頃。這麼大的陸地上隻有三億人口,平均下來,每個人都能當國王。地廣人稀到了極致,為了更好地管理,虞朝按照星宿排列,設置九野,九野下又分二十八宿,分別是:
中央鈞天:角宿、亢宿、氐宿;東方蒼天:房宿、心宿、尾宿;東北變天:箕宿、鬥宿、牛宿;北方玄天:女宿、虛宿、危宿、室宿;西北幽天:壁宿、奎宿、婁宿;西方顥天:胃宿、昴宿、畢宿;西南朱天:觜宿、參宿、井宿;南方炎天:鬼宿、柳宿、星宿;東南陽天:張宿、翼宿、軫宿
宿再細分,又有城、鎮縣、鄉村,名稱不再列舉。在九野之外,獨設一虞都,為虞朝都城,虞氏王親和文武百官居於此
文臣之首有左右丞相,下轄尚書、禦史大夫等官職,九位野長每年進虞都麵聖,平時在各自的野司居住。野長下有宿長,以此類推。除此之外,還有王爺,他們不在百官之列,隻有一個代表身份的封號。傳了三十幾代的國姓,家裏人自然不少,他們並不是全都住在虞都,出於種種原因,他們有的人會獲得封地,但是無權管理封地一切事物,隻在封地獲得一小部分稅收,維持生活
整片陸地隻有虞朝一個國家,軍隊的存在似乎沒了意義。不過再好的國家也有會犯錯的人,軍隊往往承擔起更多的社會責任,執行巡邏任務,武將之首為大統領,管理全國軍武。他們共同的首領,就是虞王,獨一無二的虞王
虞朝依法治國,以仁治民,士農工商,一視同仁,曆代虞王都被百姓交口稱讚,虞王不僅是虞朝人民的領袖,更是百姓們的精神崇拜。經過三十幾代君王的勵精圖治,如今盛世太平。人人有屋住,家家有書讀,生活過好了,精神世界也豐富了,開始有了其他追求,修行之風便隨著公眾的追求水漲船高,追求此道的無非是求長生、求永生
虞朝最負盛名的修道門派就是玉虛昆侖境,有兩位合道境祖師坐陣,傳承年代比虞朝還久遠。玉虛昆侖境屬於修仙流,他的地位在修仙者的眼中,如同虞王在百姓心裏的地位。
傳說在很久很久以前還有修妖流、修魔流、修鬼流,不過道統完整流傳下來的隻有修仙流,那三家似乎消聲滅跡,徹底成為曆史,成為傳說
虞朝有四極,極西之地是一片荒漠,曾經是妖修的聖地,傳聞四大異獸就封印在那。最東邊是蒼茫的大海,海外有小島不勝數,東部沿海也是妖獸聚集活動的地域,與人類秋毫不犯,和平共存。最北是茫茫冰原,極寒之地,金鐵冰凍亦脆裂成渣。最南方有一片很大的山林,叫‘丘山’,山高林密,在山外流傳著‘隻見入林人,難覓出頭鳥’這樣一句對它的形容。可見這片山林有多大,聽說自大虞立國以來,嚴禁單人深入山林千米,至少雙人同行,若至千米不返後果自負。
一開始有些外地人不信邪,想穿過山林一探究竟,時至今日沒有一個人再出來。所以有些家長嚇唬不聽話的孩子“再哭就把你丟到丘山去”流傳度頗廣
就是在這個世人眼中神秘色彩濃厚的丘山中,有一個小村,就叫‘丘山村’,在村子周圍霧氣彌漫,蟲飛不入,看似是瘴氣,實際是一座幻陣,把整座村子保護隱藏起來。這裏麵也是有人住的,人數不多,但也不少,有二百多戶人家,大概六百多個村民。這裏的房子建築也和外界無很大差異,和普通的村子並無太多兩樣,隻是沒有院牆,家家都是籬笆柵欄,且沒有院門,房屋的門也都虛掩著,真正是夜不閉戶了。
丘山村裏的小孩子們最喜歡纏著老村長講故事。老村長姓木,他的故事很多,不管說多久,總有新故事,而且木村長的年齡最大,輩分最長,是全村的老祖宗,孩子們聽自家的爺爺說,爺爺小的時候和他們一樣最喜歡纏著木村長講故事,而且爺爺的爺爺也是聽著木村長的故事長大的,所以在村子裏基本沒人稱呼老人為木村長,都叫老祖宗。他也總是最寵這些‘小崽子’哪家的孩子要是犯了錯誤,隻要跑到老祖宗家,就萬事大吉了
這一天早晨,老祖宗在小院裏喝茶,就看見遠處正有個‘小崽子’嗖嗖的跑向自家的方向。他嘴角微微上揚,自語道:
“跑的這麼快,準是彭呈這孩子,看來是又闖禍了”
“老祖宗!救命啊,我二叔要打我!”
“小彭呈啊,你怎麼天天闖禍,不是往你舅的酒壺裏撒尿,就是在你姑的胭脂盒裏放辣椒粉,說說這次是怎麼回事?”
“這次可不怪我,今天我七歲了,可以修習家傳的《吐納法》,二叔教我練功,他說按照他教的行氣方法,運行八個大周天,然後才可以出去玩,我行氣結束,要出去找二狗子掏鳥窩,二叔說我騙他,不讓我出去玩,還要請我吃竹筍燉肉,我就跑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