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上?”
方正一時沒有理解王建設那兩個字的含義,用疑惑的眼光看著他。
“對!我要把沒有完成的任務量補上!舉個簡單例子,集團總部全年下達1000萬的任務,我們隻完成了800萬,剩下的200萬我王建設就要自己補上!”王建設苦笑了一聲。
紙媒改革,表麵上說是接受市場考驗,實際上就是外放代理權。
誰代理了,就要交代理費。
隻要代理費收回來了,沒人關心代理人是否完成任務。
如果代理人沒有完成任務怎麼辦?
有兩個方式。
一,取消代理人的代理權,重新招新的代理。
二,代理人自己用錢補上未完成任務量。
正因為此,王建設才會說完不成任務的時候,會自己補上。要不然,他難道選擇放棄代理權?
方正頓時被震住。
怪不得王建設在報紙內容穩定之後,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業務部,有時一天能給業務部開三四次會議。
他也有點明白王建設為什麼對發行工作也比較重視的原因了。
發行量達不到一個量級,客戶就不會投廣告,別說給集團總部交錢了,就是養活下麵的人都困難。
方正猶豫了一會,說道:“這樣的話,豈不是太坑了!王總就沒想過不幹了?”
“哈哈,方正啊,你沒走到我這一步,才會這麼問。有句話叫做,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王建設歎了一口氣,繼續說道:“集團領導在看著我,媒體同行在看著我,前合作的客戶也在看著我,還有你們這些跟著我幹的人也在看著我。你說,我能不幹了嗎?”
“方正啊,說得俗氣一點,這叫沒有退路。說得高尚一點,這叫責任!”王建設再次歎了一口氣。
“所以啊,我非常希望我培養的每一個人都能獨當一麵,讓我也輕鬆一些。”說這句話的時候,王建設才笑了笑。
他繼續說道:“集團總部在設立分社的時候,沒人願意來幹,因為隻要接了這個擔子,就意味著告別了自由和輕鬆,換來的是責任和擔當。尤其是,如果幹不好,損失的不僅僅是金錢,還有所有人對你的否定。而我在晚報的崗位也沒了,我又能去哪?”
“所以,這份工作對我非常重要,可以理解為我的第一次創業吧。”王建設站起身,拿起桌子上的一份報紙,“這,就相當於我的孩子。你說,我辛辛苦苦培養的孩子,能隨隨便便當做廢物賣掉嗎?”
聽到這裏,方正內心觸動極大。
雖然王建設那個比喻並不是太合適,但道理還是完全對的。
方正也有些慶幸,幸虧自己處理舊報的方案比較合理,要不然豈不是被王建設給噴死?
這時王建設才再回到方正最初的話題上,問道:“你說的舊報處理方案,到底是什麼方案?”
“王總,聽完你的話,我受益匪淺。我雖然沒把報紙當做自己的孩子來看待,但我也把發行工作當成自己的一件事來看待。所以,我想了幾天才想到這麼一個方案。”
方正往前湊了湊身子,說道:“我們每期都會拿出一部分樣報送給客戶,但是樣報的印刷是有成本的。多了呢,王總你不批,少了呢,業務部同事又覺得不夠。那我們為什麼不利用好舊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