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剛才劉陽提到的局長,應該就是指馮剛了。
他現在既然是發行部主任,就得對接一下這個馮剛馮局長,最好是能把他們那個團隊一起約出來吃個飯。
一來,方正作為小輩,主動拜會並約個酒局,可以表示自己對馮局長的尊敬,也表示報社的合作誠意。
二來,他想探探馮局長的口風,零售提成如何漲。
三呢,通過馮局長了解一下郵政投遞局的一些事情。如果想提升報紙的發行量,除了零售之外,征訂這一塊是必須要做的,而投遞工作必須依托於郵局的投遞局。
方正將拜訪馮剛這件事作為最重要的一件事看待,並且備注在了手機上,準備下周抽個時間見一下馮剛局長。
剛備注完,係統便提示方正獲得了100個小時的生命,理由是主動接受並學習新知識。
從郵政零售局出來之後,楊明就開車直接往濰州市的XC區駛去。
到了一個非常熱鬧的早市之後,楊明把車停了下來,說是先吃飯。
楊明不提,方正還不覺得餓。
早上沒幹多少活,卻也沒少活動,肚子已經饑腸轆轆。
此時是早上六點半,巷子裏麵已經有了不少人,巷子兩側是門頭房,大多數是賣吃的,再往裏走是個幾百米長的早市。
楊明帶著方正去了一家燒餅店,一人要了兩個肉燒餅,一人一碗鹹黏粥,又盛了一盤免費的鹹菜。
坐好之後,楊明指了指對麵一個比較大的文具店,說道:“這是一個比較大的網點……”
看到文具店的名字,方正頓時把之前記住的內容從腦中翻了出來,說道:“就是一次要了六百份報紙的那家?”
“對。正哥厲害啊,馬上就想起來了。”
“那當然了!我可是把所有網點以及報紙數量都背了好幾遍!”方正指了指腦袋。
楊明看著那個文具店,繼續說道:“這家店雖然要了六百份報紙,其實,他還批發給幾個小報販子,賺個一兩毛的差價。老板一般在六點四十左右開門,咱們吃完飯,他也差不多來了。”
“其他的報販子為什麼不直接到報社來批發?”方正問道。
“那些報販子就在這附近,都有自己的攤位,擺幾份報紙純粹是掙一分賺一分。他們不會為了幾份報紙跑到咱們報社去批發的,不值當的。”楊明解釋道。
“既然在這附近,我們直接送過去不就行了,為什麼還非得通過這家文具店?”方正還是有些不明白。
“正哥,你這就不懂了吧。我們寧願放棄那幾個小報販子,也得保住這個文具店。這個文具店不管通過什麼方式賣報紙,至少他能一次要咱們六百份報紙啊。”
楊明大口咬著燒餅,又看了看遠處的麵包車,說道:“給文具店送報紙,我們跑一趟就能解決,要是給那幾個小報販子送,跑上幾趟,油費都不夠。”
“懂了。說得非常道理。”
既然說到“油費”,方正也不由正視這個問題。
現在大部分網點都是報社自行配送報紙,一輛麵包車跑下一天來,花費還是不低的。
郵政零售分局雖然幫著分擔了一部分,但是,他們完全是按照便利性來挑選網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