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吧?哭吧?哭出來就好了?”
淩小天的父親一手緊緊地樓著淩小天,一手輕輕地拍打著他的後背,一雙虎目中也是噙滿了淚水地道。
淩小天的父親——淩大誌,按照他的奶奶的說法,原本隻是淩家村一個勤勞樸實,老實巴結的農民,盡管當時他剛出生,一家人給他起名字的時候,也是對他寄於了厚望,有希望他能夠胸懷大誌,成就一番事業,封妻蔭子,光大門楣的考慮和打算。
奈何天不遂人願,讓他剛一出生之後,就趕上了******,自小就是在吃不飽,穿不暖的艱難困苦中長大,似乎也正是因為那麼一種生存環境,讓他對貧窮產生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記憶。
以至於國家剛剛試行改革開放,興起外出打工的時候,他就一馬當先地闖出了淩家村,據說還真就闖出了名堂,小有成就的模樣,後來就認識了淩小天的母親,結婚生子有了淩小天。
在淩小天模糊的記憶當中,好像他小時候的家境和生活條件,也確實是不錯,有吃的,有喝的,有玩的,有用的,院子天天都能聽到他的笑聲,看到一家人在一起歡聲笑語,其樂融融的景象和情景。
可是後來也不知道究竟是怎麼地一回事,他的父親又出門了,淩小天清楚的記得,那是他上小學三年級時候的一天早晨,天空還飄著蒙蒙的細雨,當時他和他妹妹,媽媽,爺爺,奶奶一家人一直把他父親送到了村口的那棵老槐樹下,最後一次親吻了他,擁抱了他之後,就一轉身地留給了他一個堅實的背影,然後又一點一點地模糊,直至徹底地消失,再也尋不到任何的痕跡了。
“爸爸,你什麼時候才能再回來了啊?”
淩小天至今依然清晰地記得,他當時追出去詢問父親最後一句話時候的情景,如果不是母親死死地抓著,拉著,拽著,指不定他還會再幹出來一些別的什麼事情呢?
“等我掙了錢,發了財,立馬就會回來的!”
這淩小天的父親——淩大誌,當時自信滿滿,豪情萬丈,意氣風發地衝著他也不回地揮了揮手,大聲地道。
是啊!
等我掙了錢,發了財,立馬就會回來的!
這一句話說起是多麼的簡單直白,輕鬆直接,聽起來也是多麼地提氣,充滿自信,充滿了豪情,豪情萬丈的感覺。
可是隻有真正地經曆過背景離鄉,外出打工,討過生活的人們,或許才能真正地明白這其中到底意味著什麼,包含了什麼,蘊藏了什麼的吧?
生活中一切的艱辛,酸甜苦辣,困苦磨難的什麼,隻能自己一個人默默地去承擔,品嚐,吞咽,消化,吸收……直至真的像他們自己所說,所認為的那樣,掙了大錢,發了財,就可以一路趾高氣揚,風光無限地衣錦還鄉了。
更有甚者,有的人沒有掙到大錢,沒有發那所謂大財,卻依然會裝模作樣,自欺欺人地選擇把自己打扮一番,又或者是選擇所謂的撐撐門麵,擺擺排場的作派,隻為能讓自己在小夥伴中抬得起頭來,倍兒有麵子;在眾鄉親麵前傲裏奪尊,人前顯貴的感覺。
若是再能因此得到眾鄉親的支持和誇讚,經人介紹說一門親事,找一個機會成家立業的話,恐怕還真的j就是一舉多得,求之不得的狀況和情形了。
本來在那之前的時候,淩小天的父親——淩大誌,好像也都是按照這條路走的,而且還確實是走的不錯,十分成功的樣子和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