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交通總動員(1 / 1)

晚九點半,終於等回了特種小隊的人,現在特種小隊十五人,日常保護林濤安全的有一個,另外兩個到保全基地訓練,基地雖然在建設中,但是原來的麵粉廠大倉庫改成了臨時訓練場地,這兩個小隊一是自我訓練,二是帶兵,因為保全公司已經接收了近百退伍特種兵,這兩個小隊可比他們專業多了,因此負責訓練各種科目,有時還會跑到十公裏外地荒山上拉練。軍方通過汪寒的特種大隊無常的提供了許多器材,這個公司有半軍方的性質,尤其汪寒聯係的三個股東,一個是金老的孫子,一個是陳司令的女婿,還有一個李中將的小兒子,這三個人都是暗股,簽署了秘密協議。存在銀行保險櫃中。明麵上隻是蕭瀟作為法人。蕭瀟此刻還不知道,她這個法人將來會成為國際傭兵市場上的一方大佬,攪動世界風雲的大人物。

三天後。

西涼的大交通項目在各縣區鄉村展開了如火如荼的宣傳,各別非常積極的鄉村已經開始自籌資金,隻等縣裏撥下專項基金就開始修路。主要是西涼的鄉村貧困太久了,道路交通是阻礙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各縣區鄉鎮的宣傳口號是:“舍出一月糧,公路通到家,辛苦我一月,造福千萬家!”

這‘舍出一月糧,公路通到家’是說一個家庭舍出一個月的口糧錢,就可以把公路修到家門口。下一句是指鄉村無嚐出勞工,挖溝平整道路,辛苦一個月,就可以讓千萬家走上柏油路。這個口號實在,朗朗上口,本來是由西關縣董店鄉小河村婦女主任李桂蘭提出來的,小河村第一個響應西涼政府的號召,每個家庭出資三百元。

幾天後就成了全鄉的口號,縣裏再次召開動員會的時候,就成了全縣的口號,其他縣區知道這個口號後也紛紛沿用。這個口號也代表了農民想要脫離貧困的希望和決心。

董店鄉當初有半數村子吱吱扭扭的,不願意掏錢,鄉幹部做不通工作,有的鄉幹部提出讓李桂蘭來試試。李桂蘭三十五歲,刀子嘴豆腐心,外表潑辣,在鄉上比較有名。

來到馬家村動員會現場,拿著話筒直接問道:“不願意出錢出力修路的舉手。”

嘩啦,連笑帶鬧的有多一半人都把手舉了起來。

李桂蘭指著一個中年漢子問道:“為啥不願意出錢出力?”

那漢子笑道:“這路走了多少輩人,到我這兒就不能走了?能呆著誰願意幹活啊?摟著婆娘多舒服!”

“是啊,是啊!”不少人跟著起哄,哈哈大笑。

李桂蘭並未生氣,又指著一個老頭問道:“大爺,你為啥不同意?”

“老了,走不動了,修不修路跟我沒多大關係。”老頭哼哼道。

李桂蘭又指著一個胡子拉碴的漢子問道:“這位大哥你為啥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