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哲學能從現象透過本質,兩個經濟學博士外加一個哲學博士,公司想不發展都不行啊!”鄧夫人也跟著說道。
“學問跟現實還是有一定距離的,我們也是慢慢摸索,集團公司現在主要還是以餐飲為主,將來會逐漸多元化的,我們的目標是十年內進入中國百強集團企業。”朱月婷目光灼灼,充滿信心。
蕭華庭說道:“中國百強企業固定資產在八百億左右,你們公司訂下的目標不低啊,你要說三兩年達到這個目標,我肯定不信,不過十年時間,也許會創造許多奇跡,公司也許走的更遠。我是很期待這一天的來臨的。”
王正道也說道:“我聽說,親家的集團在建設中國最大的福利院,第一期投入就達到了七千萬,真是大手筆,能在創業之初,就注重反饋社會,這種做法難能可貴。”
“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這種做法不僅適合政府,也是注重社會效益商人的理念。我們做商人要做愛國商人,愛民商人,人在擁有足夠的金錢之時,往往謀求社會地位和聲譽,我們也有同樣想法,但是我們想得更多的是,在發展自身的同時促進社會的發展。這種做法在創業之初並不明顯,隨著集團的不斷發展,這種理念將會得到徹底的貫徹!”林誌遠侃侃而談,幾位親家頻頻點頭。
鄧夫人看著林誌遠和朱月婷先前腦海中對商人的一絲抵觸也逐漸消失,以前鄧夫人一直認為商人重利,是人情最淡薄的一個人群,但此刻她的想法有所改變,聽完林誌遠所說,對這兩口子也產生了佩服之意。不僅當官的可以造福一方,作為商人同樣可以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
“可能現在談起來有些遠,將來集團發展之後,我們還將重資投入教育事業,現在中國的教育同社會發展有些脫節,職業教育落後發達國家太多,許多大學畢業生根本不具備任何工作優勢,反而年齡偏大,不如一些有專業技能的中專生。畢業的同時麵臨失業,這也是中國教育的一個現實,讓部分人產生了讀書無用的想法——”
半小時後,林濤和蕭瀟陪著林誌遠夫婦去吃飯。
沙發上坐著的六人表情上流露出更多的尊敬之色,以前蕭華庭夫婦對林濤父親隻能說是表麵上的禮貌,現在則是發自內心的尊重。
鄧姍姍說道:“我感覺林濤的爸爸和小媽,挺時尚的,像是真正的國際大商人,很有氣派。”
“親家有理想有能力,公司發展立足於社會,我想憑借這三點他們公司就能立於不敗之地。而且他們的許多想法和我們政府謀求社會發展的方向是一致的,這樣的公司任何政府都會支持,公司的前景很樂觀。”
“正道說的不錯,我以前還擔心,公司的發展會不會影響林濤的發展,看來我得想法是多餘的,親家在這方麵肯定想到了我們的前麵。對了蕭瀟說,明天中午去他們新開的快餐店吃飯,我們也正好借機會了解一下。蕭瀟吹噓說他們的生意在周末八千個座位是爆滿的,不知道是真是假!想想八千多人一起吃飯,那場麵還真是壯觀啊!”蕭華庭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