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誌誠帶領虎丘抗日遊擊大隊正往東南方向行進,在路上遭遇一支十幾人的隊伍,為首的青年人長得很英俊,雙方差點打起來。
胡誌誠衝到前麵,一問,才知道也是打日本的。“既然都是打日本的,我們是友軍。”
“你們這是要趕往哪裏?”
來人不語。
“你是不是要去找新四軍?”
“你也知道新四軍?”來人一陣驚喜。
“我就是新四軍!”
“你是新四軍哪部分的?”
“我是東江支隊的。”
“郝大明的部隊?”
“正是。你也知道郝大明?”
“哪能不知道呢。”
“那你就跟著我去投郝大明算了。”
“跟著你?”來人大笑。旁邊一人插話道:“你什麼級別?讓我們跟著你?笑話!”
“我是郝支隊長身邊的通迅參謀。什麼,你們跟著我還委屈你們不成?”
“你知道站在你麵前的是什麼人嗎?”
“什麼人?你們總共就十幾個人,難不成你們也自己封個司令?”
“大膽,怎麼說話的。這位首長是跟團長平起平坐的領導,指揮上千的隊伍,請你說話放尊重些。”
胡誌誠一驚,打量那位為首的青年人,拱手道:“真是大水衝了龍王廟,自家人不認自家人。失敬失敬。”
那青年人回禮道:“好說好說。”
經介紹,這位青年軍官是豫東抗日遊擊大隊政委黃友山,是抗日戰場的一名赫赫有名的戰將。
黃友山卻反過來安慰道:“都是革命同誌,不分什麼等級。”
“團政委?”胡誌誠知道自己可能冒失了,急忙說,“我有眼不識泰山,請多包涵。”
“跟你打聽個道吧,去新四軍東江支隊部怎麼走?”黃友山問。
胡誌誠老老實實道:“我們正要回到東江支隊去,和你們的目的地一樣,不如我們同行吧。”
“那敢情好。”
回到新四軍駐地,黃友山便急不可待地要見郝大明。
這時,郝大明正在屋裏踱步,忽然聽到胡誌誠一聲報告,說:“支隊長,有個人說一定要見你。”
郝大明說:“那就請他進來。”
黃友山疾走了進去,激動地大聲叫道:“郝支隊長!”
郝大明抬頭看到一個陌生的青年人,似乎在哪見過,卻想不起來。
黃友山緊緊握住郝大明的大手,激動地說:“郝支隊長,你不記得我了嗎?我是黃友山呀!”
郝大明一拍腦門,恍然大悟:“哦!黃友山!我們在井岡山見過麵。”
“對對對,郝支隊長,你終於記起來了。”
郝大明轉向胡誌誠大聲喝斥道:“胡誌誠,你搞什麼名堂嘛?”
胡誌誠上前解釋道:“我們在回來的路上偶然遇到他們,就一起回來了,沒想到你們卻是老熟人了。”
黃友山說:“是韋國強大隊長叫我來找新四軍部隊的。”
一聽到“韋國強”三個字,郝大明的心“突”地一跳,他想,韋國強的遊擊大隊離這裏遠著呢,而且一直聯係不到,如今韋國強終於派人找上來了,真是太好了。
“我正在為找不到你們而發愁呢。”郝大明再次握住黃友山的手,“這回好了,終於見麵了。”
黃友山在井岡山見過郝大明,深知這位紅軍名將治軍嚴格,內心非常崇敬郝大明,卻又有幾分畏懼。當他握住郝大明司令那雙熱情的手時,一股暖流傳遍全身,旅途的疲勞一下子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