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泥餅子(1 / 2)

鄭令意一連三日的都沒再去伶閣,喬氏讓人留意了,說是去了陳家,去了縣主府,又約了親妹子吃茶。

倒都是鄭令意平日裏會去的地方,會幹的事情,不覺得有什麼怪異。

“難道這事兒她真想就這麼含糊過去?”喬氏總覺得鄭令意不像是頭腦這樣簡單的人。

木魚和佛經擱在一旁,豬油點心倒是上了桌。

孫婆子睃了那盤點心一眼,討好的對喬氏道:“夫人,你說她還能怎麼辦?畢竟是年紀輕,沒嚐過下邊人鬧起來的滋味。”

“你不知道,她是庶女出身,下人的眼色她是看慣了的,不會被嚇著。”

喬氏與鄭令意交鋒數次,也不敢太過小看她了。

孫婆子又安慰了幾句,喬氏不願再聽了,便道:“你女兒可有消息遞過來?”

孫婆子有了可邀功的消息,連忙道:“二少夫人這些時日過得滋潤,院裏一概聽她的,連二哥兒都叫她指使的團團轉。”

喬氏聽了很不痛快,孫婆子添油加醋的說:“少夫人不叫老奴的女兒近身伺候點哥兒,她隻能小心留意著,旁的也沒發現什麼,隻是覺得二少夫人進來對三少夫人好像沒從前熱絡了。”

“嗬。”喬氏輕蔑的一笑,道:“我就知道,你別看老二媳婦好像很識大體,可畢竟是女人,一句話說不好,親姐妹說不定就會起了嫌隙,何況妯娌之間。”

孫婆子附和著說了幾句,翠瓏見喬氏有些煩她了,便趕了她出去。

喬氏還沉浸在挑撥了高鄭兩人之間關係的愉悅中,過了會子才道:“叫下邊的人做事,還能叫她就這樣把這件事情給拖沒了?”

“自然是不會的。”翠瓏笑道:“夫人就等著看戲吧。”

午間,王二家的又帶著幾個婆子去了靜居。

聽人來報,鄭令意半點不意外,隻是睇了綠濃一眼。

綠濃福了福,朝院外去了。

那些婆子串成一串,各個盯著她,綠濃目不斜視的走了。

鄭令意讓那一串人進來,聽她們嘰嘰喳喳的哭訴自己家的小年過的有多麼淒慘。

“少夫人,您說給個說法的,總不能拖著咱們這些人吧。咱們都是下賤身子下賤命,您手指頭縫裏漏下的,就能叫我們一家老小吃個三年五載的了。”

王二家的也不知是不是做賊心虛,也怕鄭令意因為她們在路上扔泥巴,幹脆撕破臉來鬧一場,所以這一開口,就是大吐苦水,弄出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來。

鄭令意饒有興致的看著她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偏首對綠珠道,“那就算算賬吧。”

昨日綠濃回來,帶來了裘婆子兒子的消息,昨夜主仆三人又算了筆賬,心裏早就是清清楚楚的了,眼下隻是做戲給這些人瞧。

綠珠坐了下來,像個女賬房似的撥弄起算盤來,這算賬認字的本事,都是鄭令意一手一腳教會的。

芬娘遠遠立著,極是羨慕的看著。

“這年節裏豬膘是貴些,算五十文,雜糧麵也漲了些,算二十文。這樣每人就是七十文。”

綠珠說著,抬頭瞧了王二家的一眼,王二家的連連點頭,高興極了。

她們知道鄭令意沒在喬氏跟前討到好,以為她要用自己的私房來補缺,管她用什麼來補缺,隻要是給銀子就是好事。

綠珠笑了笑,又低頭看著賬冊道:“年節時的炭價也貴,你們房裏用的炭便宜些,可算起來也得要十五文一斤。今年冷的早,所以炭是從孟冬月發起的,算起來你們屋裏已經用了六十斤了,算到你們每人頭上,算是六斤,那每人就是九十文。”

“算炭錢做什麼?這從來都是份例裏的,哪戶主家冬天不給點炭暖和身子,要人命不成?”王二家的覺出不對勁來,爭辯道。

鄭令意笑道:“可以燒泥餅子呀。”

婆子們瞬間噤若寒蟬。

綠珠則繼續道:“算起來,你們還欠了府上二十文,來,今日身上有錢的今日就交了,若是沒有也無妨,從月錢裏扣就是了。”

她‘啪’的一聲蓋上賬冊,對著婆子們狡黠一笑。

不知是誰戳了王二家的一下,她才回過神來,辯解道:“夫人,您這是什麼意思,炭火不夠用,咱曬點泥餅子難道也不成嗎?還得倒扣銀錢,這算個什麼說法?”

“炭火不夠用?我這院裏守夜的婆子也差不多是這個數。”

“靜居的炭一貫是好些的,耐燒。”王二家一時嘴快,辯道。

鄭令意緩緩的道:“行情很熟呀?”

王二家的又是一噎,強撐著說:“咱是下賤粗人,也隻懂這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