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91:改變(2 / 2)

因為陸抗的“意外”死亡,陸凱的分量急劇加重,他就不用說了,肯定對孫和更有感情一些;丁奉,曾經是陸遜的部下,與陸氏家族走的很近,陸遜和諸葛恪立場一致,諸葛恪又是丁奉的上級,這個上級最後折在了孫峻的手裏,而最後幹掉孫綝(孫峻的堂弟),丁奉有大功,也算是報仇了;張布,因為曾經有過聯合掀翻孫綝的經曆,所以已經和丁奉深度捆綁了;濮陽興,又和張布在操持權柄、貪墨公款等方麵有著深層次的“交流合作”,也是一個陣營的,這樣一來,這幾個人就連成了一條線,有著共同的利益訴求和政治圈子,對孫皓,應該也是有點好感的,原始空中估計就是這幾位聯合起來把孫皓送上了寶座(也隻有他們幾個有能力),現在沒動手,估計是國君新喪,幼主上台後就趕上鄧艾大軍逼得太緊,沒有心思搞這些事情吧——比照曆史而言,吳國的壓力和危機是大多了。

但是如果鄧艾沒有施加這種壓力,他們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嗎?未必,這四個人裏麵,丁奉和陸凱都屬於愛惜羽毛(名節)的人,廢立這種事情夠嗆有臉做的出來,而且他們二人還都掌控兵權,不鬆口的話那兩位也沒法出手;濮陽興和張布倒是比較猥瑣,可是也都是孫休一手提拔起來的,不至於輕易對恩主的兒子下手,而且,一個小孩子當皇帝的話豈不是對他們更有利一些?所以,一定還有什麼別的原因或者人,暗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甚至是致命一擊的作用。

可惜,自己的曆史功底不好,這個人,憑借記憶是找不出來的,不過好在特工們收集的資料夠多夠全,自己這個時代的字會寫的不多,但是連猜帶蒙大多數也能看明白,所以,隻能做個大數據調查了。

終於,一個人關在房門裏,連每天固定的和嫂子聊天的環節都沒做(真的是聊天),翻來覆去的梳理資料,終於,找到了一個不起眼的小人物(相對上麵那四位而言):左典軍萬彧。這個人和上述幾位朝臣的平日來往中都有交集,經常給他們的朋友圈點讚,更是在出任烏程令期間,和孫皓的關係也很好。

是了,一定就是這個人。王迪將目光鎖定了這個叫做萬彧的人身上,這個前世的三國遊戲數據庫中連個名字都沒有留下的人物,一定是他,通過某種手段或者言論,影響了上述四人中的某一個,進而形成連鎖反應,終於聯合起來擁戴孫皓上位了。

理清了這個順序,王迪鬆了口氣,他不介意幫孫皓一把,因為一個體內潛藏著暴力因子的人登基為帝,才會對國家的傷害更大,傷害打了,鄧艾才有更大的把握和機會盡快吞並吳國,也會對自己有利——必須抓緊時間,因為鄧艾雖然沒有像曆史上那樣死掉,但也是七十歲的老人了,說不定哪天嘎嘣一聲就過去了。

運作孫皓這件事要去做,北麵也有王迪要“操心”的事情,就是司馬昭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