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69:托大(2 / 2)

所有人,關注著這片大地上的所有人,鄧艾、陸凱、關彝、羅襲、陶璜等人,都是近乎麻木的盯著,看著,已經懶得猜測李特究竟是怎樣一個打算。就特麼從來沒有猜中過,出現在哪裏都再正常不過了。

鄧艾一開始倒是饒有興趣的猜測一番,在他看來,李特,骨子裏是個和自己很像的人,喜歡冒險,喜歡出其不意。

心中猜測了幾次以後也放棄了,太羞澀了,就沒對過。

有什麼秘訣嗎?李特的秘訣就是:連自己都不知道下一站在哪裏,準備行動的時候,先根據周圍形勢分析出一些可能,然後,排除一些常規操作來看最有可能發生的事情就可以了。

對司空見慣的似乎已成定論的事物或觀點反過來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讓思維向對立麵的方向發展,從問題的相反麵深入地進行探索。在王迪看來,李特這就是逆向思維啊。

他的逆向思維為什麼如此難以破解?當你以為連續逆了兩次以上,還會繼續逆向思維,自以為逐漸熟悉了李特的思路之後,他又會突然正常人一把。

換句話說,這是個連續劇,計中計。

對於這種流竄型選手,跟上他的思維和步伐有點不現實,所以,隻能等他蹦躂的累一些再說,這之前,嚴陣以待,養精蓄銳就好了。

即便做了如此充分的心理準備,當李特出現在竟陵一帶的時候,大家再次跌破眼鏡。

竟陵,已經是在江夏郡境內了,眾人還以為他要在南郡折騰呢。

更重要的是,這一帶並不適合李特軍隊作戰啊。

李特的精銳最擅長做什麼事情?翻山越嶺如履平地,哪怕是鄧艾的魏軍,這一點也是遠遠不如,任你休養的身上都要長蘑菇了,就算自己已經是長途奔襲多日,在山地叢林麵前,都隻能仰望這群生於山長於山的戰士,也正因為如此,數萬吳軍才會被耍的團團轉,羅霄山脈之中,連千餘人馬都兜截不住。

但是,這一回,也許是被情報誤導,也許是有些托大,總之,李特的思考過於簡單,隻想著出其不意了。

竟陵是什麼地方?李特隻是簡單了解到,其位於綠林山山前丘陵與江漢平原銜接地帶,有山,就好辦了啊,這綠林山也是名聲在外,“綠林起義”的發源地,東漢開國皇帝劉秀的發跡之地,史稱“光武中興,兆於綠林”(所謂綠林好漢就是這麼來的),境內萬山重疊、群峰競拔、溝壑縱橫、林海茫茫,山峰海拔多在800米以上,而且1000米以上山峰有9座。可以俯視周圍地區,去了那裏,足可以藐視這一帶的吳軍了。

李特對這綠林山的調查是沒什麼出入的,所以,準備從竟陵取道轉一圈,結果,這竟陵和目的地綠林山真的是天差地別,屬平原地貌。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最高點海拔才191.7米,最低點平均海拔隻有23.2米!

進入竟陵境內之後,李特就更是有點傻眼了,此地位於漢江下遊,境內湖泊眾多,麵積100畝以上的都快50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