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7:殊途(2 / 2)

所以,鄧艾一定要救。

隻不過,沒有必要現在就把自己搭進那個火坑,雖然說發展的不錯,可是手中也就10000多人,去掉防禦地方,5000人撐死了。

哎?對了,李流靈機一動,牽弘和田續不是正在南郡霍霍人呢嘛,那裏的主力兵團已經被陸凱抽調的差不多了,虛的厲害,自己去那裏發展一番如何?借口都是現成的:在陸凱的後院再點一把火,逼著他撤軍,不也是幫忙了嗎?

但是,要做的巧妙點,既要給鄧艾一個台階,也要打陸凱一個措手不及,嗯,佯裝答應鄧艾的請求,實則虛晃一槍,借道長沙攻擊南郡,在牽弘和田續的屁股後麵跟著刷點經驗值也不錯,不用投入太多的兵力,主力可以拿來看著老家,4000,不,3000人就夠了。

我真是太機智了,想象著到時候鄧艾有苦說不出,陸凱聽聞後院從起火到廢墟的暴跳如雷畫麵,李流很是開心。

……

作唐。

得益於南郡的空虛,牽弘和田續可以說是一帆風順,很快便以數百人的傷亡代價拿下了南郡將近三分之一的領土,也就是頭幾仗真的動手了(還一觸即潰),剩下的,很多地方連個敵人的影子都沒有看到就直接接管了。可見陸凱為了打敗鄧艾,將地方民力抽調為之一空了。

也正因此,二人是有些不開心的:即便占領了,也都是一片空地,沒有人,還有什麼意義?

這也是三國時代戰爭的一個特點,攻城略地自然重要但是,人力資源才是最高需要,所以,劉備當年從荊州敗逃的時候一定要拖家帶口的帶著十餘萬的百姓啊,所以後來曹操兵敗漢中其實一點都沒輸,撤退的時候將幾十萬百姓都遷走了,留給劉備的就是一塊無人區,害的多少年都沒緩過來,諸葛亮北伐的時候都還要往裏填補人財虧空。

眼下這南郡,也麵臨著同樣的問題,地盤都拿下來,能有個三四萬的靠譜勞力就不錯了,一旦人家反撲,你怎麼吃進去的就得怎麼吐出來,所以,一定要想辦法去別的地方發展一下。

選擇無非是兩個,一個是江夏,一個是長沙,江夏雖然人丁不少,但是,一旦拿下,處境更為尷尬,將麵臨陸凱、司馬氏和孫皓三方威脅。

於是,長沙,就成了田續和牽弘的目標。

也就在這時,鄧艾的信使恰如其分的趕到了,也帶來了老領導的訴求。

簡單的了解了一下事情經過,二人感到十分之汗顏:自身行徑很是有點令人不齒,而老領導則是高風亮節,不僅數次逼著陸凱的大軍無法抽身返回南郡,還沒有提出什麼非分要求,你二人不用全力回師,隻需派出一部分人馬回援,其餘人繼續在南郡興風作浪,惡心陸凱即可。

這領導,真夠意思!二人都要感動+羞愧的哭到在地了。

隻是……感動歸感動,羞愧歸羞愧,二人卻並不準備以德報德,因為在他們看來,這南郡,對鄧艾還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對自身,也就是塊雞肋,正準備將主戰場轉移呢。

怎麼辦?

好辦,派遣出一部分人馬回師宜都,給鄧艾捧場,其餘人馬繼續按照原計劃向長沙方向集結。

理由都想好了,既然摧毀一個南郡都無法阻止陸凱在宜都的決心,那就將戰火進一步擴大!把整個長沙都給點燃,看他陸凱回不回來!

於是,二人將兵馬切分成了三部,第一團隊,由牽弘帶隊,大約是12000人,進攻長沙,第二團隊是田續,大約是3500人,繼續滯留在南郡(主要是靠近長沙這一區域),一旦長沙有突破,就立刻跟進,一旦陸凱回兵南郡,就立刻轉移進……長沙,第三團隊是……XXX帶隊500人回援鄧艾。

我(們)真是太機智了,想象著鄧艾有苦說不出和陸凱抓狂的畫麵,二人不禁很是歡樂。

於是,在266年的9月。

本應該是打成人間煉獄的宜都(佷山),還是黑雲壓城的狀態,反倒是長沙,自李特之後,沉寂了一段時間的長沙,再度熱鬧起來:各懷鬼胎的李流(3000人)、牽弘(12000人)、張布(10000人)碰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