妥妥的人口性別比例失調啊,這件事的可怕程度可是不輸給人口老齡化的,戰鬥民族狠吧?就是被老齡化與性別比例失調夾擊的苦不堪言,這季漢,至少在後者上麵可以與之看齊了:這一波戰爭下來,大量青壯年死於戰亂之中,不正如一個二戰就讓前蘇聯損失了2700萬青壯年人口(其中多為男性)嗎?
王迪啞然,從前蘇聯到俄羅斯,這個缺口都沒徹底不上啊,季漢才剛剛開始而已。
“如何?是不是十分棘手?”羅氏女苦笑。
“啊,很好解決的。”王迪緩過勁來,依舊充滿自信,險些把羅氏女嗆到。
他的啞然,不是這個問題不好解決,隻是單純的沒想到羅氏女居然能關注到這一點,而之所以好解決,是因為他發現,正是這個問題的出現,連帶著把自己擔憂的問題給解決了。
“如何解決?”羅氏女一臉的質疑。
“青壯男子少,也就是說,拋去老齡和幼齡因素外,相對來說,還是女子多一些嘍?”王迪笑了:“正好,眼下這荊州是男子多,女子少啊。”
他不擔心適齡人口比例的問題,古人婚育年齡可是早很多的啊,女子十三歲就可以出嫁了,用後世的話說,這還是個孩子啊,可是有什麼辦法?古代的中國確實是倡導早婚的。此外,古代中國還主張先建立家庭,然後再忙事業。他們認為,隻有先結婚,組建了自己的家庭,再為事業而奮鬥也不晚。而且,戰爭頻發,饑荒、自然災害不斷,人口波動太大,不早點結婚生孩子能行嗎?年齡下限低,上限也高啊,那些因為戰亂死了丈夫的寡婦,有條件選擇的情況下應該不會拒絕再嫁吧?所以,很多政府都會采取“積極”政策,比如,如果一個女孩子超過17歲了,仍然還不嫁人,那麼官府就會指派一個人作為她的丈夫,而且,她的家人也會因為嫁女不力,而遭到處罰——罰錢什麼的還是次要的,關鍵是這官府指派一個丈夫啊,鬼知道分配到手裏的都是什麼貨色,八成是人家挑剩的,社會淘汰的總歸沒錯吧?那不就是悲劇了?
這個問題之前王迪就研究過,因為荊州這一年來雖然人口暴增,奈何多出來的都是老爺們,青壯年的老爺們——沒辦法,抽鴉片的,買彩票的,進城打工的,都奔著荊州來了,能不都是男的嗎?這就導致了人口比例嚴重失調,也就是王迪為什麼在雙方自願的前提下默許皮肉生意的存在,沒辦法,要安撫情緒,要壓製社會犯罪,這本能的生理衝動不能全靠著彩票和蹴鞠去釋放不是——這玩意搞不好還會促進生理衝動。奈何,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女人就那麼多,總不能跑到江東挖牆腳吧?連女人都不放過?這就太過分了!
現在好了,自己手中缺女人,這季漢又缺男人,正好互補啊!
想到這一層,王迪不禁有些懊悔,怎麼早沒有發現,早沒有關注到性別比例的問題存在,單純因為季漢人口增長恢複緩慢就不忍心下手了,還是靠著人家羅氏女主動挑明才會發現其中的玄機所在。
“事情有這麼簡單嗎?”羅氏女搖搖頭,她明白王迪的想法,從他蠢蠢欲動的姿態來看就知道在琢磨什麼事情了:“就這麼把大漢的女子遷移到荊州,隻怕會令這裏雪上加霜吧?”說完這半句,便噎在那裏看王迪的反應。
言外之意也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也沒想著你把老爺們都給輸送過來,雖然咱們是自己人,但是,妾身畢竟名義上還是在這大漢的太後,明目張膽的賣國也不好吧?
“沒那麼複雜,沒那麼複雜。”王迪興奮的摩拳擦掌,隻要大方向確定了,具體的細節還是好操作的,誰讓自己鬼點子多呢?事在人為啊,到時候和羅憲他們好好商量一下,隻要找到一些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法,各退一步海闊天空啊,鼓勵這種跨國婚姻,鼓勵生育,雖然時間漫長點,但是,人口紅利的出現,時間早晚而已。
而且,說不定還能解決一下眼下即將暴露出來的問題呢。
55906/4881839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