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換子真相浮水麵(1 / 3)

<()

“娘娘,各宮嬪妃來請安了,您要不要見見”,明慧皇後的貼身宮女翠禾小心翼翼的問道,這些天來,前朝不寧,後宮不靜,明覺接二連三的走下坡路,連帶著明慧在後宮的日子也不好過,這些年,因為她的淩厲手段,多的是對她心懷怨念的宮妃,都說風水輪流轉,以前她們是敢怒不敢言,現在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西臨皇有心削弱明家的勢力,而明慧皇後本來有風澈這麼個護身符,可惜又素不親近,以至於最近明家式微,但她們從未見風澈有來探望,一時間,不少人開始落井下石,每天打扮的花枝招展的,來皇後宮中,明裏暗裏的給些下馬威,氣的明慧皇後已經稱病幾日,不見人了。

眼下聽見她們又來了,明慧皇後臉上陰沉一片,連日來的頭疼,折磨的她眼下多了不少的烏青,人也憔悴了許多,隻見她揉了揉發痛的額頭道:“這些個賤人,看哥哥最近不得聖心,就一個個的全來作賤本宮,不見,讓她們統統給我出去”。

“娘娘,您總這麼不見,豈不是更讓她們隨了心,覺得您受了大將軍的影響,不敢見人了呢”,翠禾貼心勸道,明慧皇後又細細的斟酌了一下,隨即疲憊的道:“行了,給本宮上妝,讓她們等等”。

“惠妃娘娘,您有沒有聽說最近京城都傳遍了,說明將軍為了戰神之名,與南照太子聯合,坑殺自己的親弟弟的事啊”,一向和武惠妃親厚的琪嬪微微偏了個頭,輕聲問道。

武惠妃微微一笑,端起茶盞,輕抿了一口道:“這個啊,本宮略有所聞”,鄭淑妃因為風思顏的事,大病了一場,後來聽聞風思月也曾與她同去太子府,加上有心人的挑撥,便一心認定是風思月自己勾引肖煜不成,反而害了風思顏,心裏自然而然恨上了明慧皇後,病好之後,就跟武惠妃站到了統一戰線,成天以給明慧添堵為目標。

“大概這六親不認就是人家家傳的優良傳統呢,太子殿下不也是可憐人麼”,鄭淑妃樂嗬嗬的嘲笑道,“可不吧,你看現在她連日稱病,都不見殿下來探望呢”,另一個嬪妃也插嘴道,“好了,好了,不要亂嚼舌頭了,當心禍從口出”,一向寡言少語的唐嫻妃在一旁提醒道。

要說這武惠妃,鄭淑妃,唐嫻妃裏,就屬唐嫻妃唐婉性子溫和,不爭不搶,有一個年幼的皇子傍身,卻從不張揚,隻可惜她這樣的性格有人喜歡,也有人討厭,喜歡的人覺得她好相處,不喜歡的覺得她故作清高,“嫻妃姐姐,又來做老好人了,不過皇後娘娘會不會搭你的交情,還要另說了”,武惠妃依舊悠閑的反駁道。

唐嫻妃聞言,倒也沒急沒惱,又恢複了一貫的默不作聲,“對了,最近我還聽說了一個流言,說太子殿下其實根本不是皇後娘娘的兒子,所以皇後娘娘對殿下從不……”德嬪突然神神秘秘的說道,“放肆,胡說八道什麼”,明慧皇後剛剛梳洗完畢,出來就聽到了這麼一句,頓時怒火中燒,顧不得理智,便吼了出來。

眾人回頭,就見一臉盛怒的明慧,站在身後,冷眼盯著剛剛說話的德嬪,恨不得將她瞪出個窟窿,“參見皇後娘娘,娘娘萬安”,雖然知道剛剛說錯了話,可是眾人還是齊刷刷的跪下行禮,德嬪也是雙腿一軟,伏倒了身子,心裏卻在不停的打顫。

明慧這次沒有讓她們立刻起身,慢條斯理,端莊無限的走到上首坐下,開口道:“德嬪,把剛剛的話,再重複一遍給本宮聽聽,剛剛來得晚,本宮沒有聽清楚”。

被點名的德嬪臉瞬間蒼白一片,結結巴巴道:“娘娘恕罪,嬪妾隻是道聽途說,瞎說的,娘娘恕罪”,明慧皇後看著下麵瑟瑟發抖的身子,冷聲道:“瞎說?後宮議論編排皇後,太子,德嬪你好大的膽子,來人,給本宮掌嘴”。

這樣的流言,她不止聽說過一次,以前眾人畏懼明家,還有所收斂,如今倒是蹬鼻子上臉了,“娘娘饒命,饒命,我不敢了,不敢了”,響亮的巴掌聲伴隨著德嬪淒涼的尖叫聲,驚得眾人一個激靈,所有人都跪著聽完了,整整50個巴掌打的德嬪花容失色,臉腫得像豬頭一樣。

這樣的場麵嚇得不少年輕嬪妃心驚膽戰,不過對於武惠妃和鄭淑妃這樣混跡深宮多年的人來說,就是小菜一碟,不過明慧倒也沒指望能殺一儆百,她也不過是被最近的事煩的失了理智罷了,行刑完畢,德嬪已然昏厥,明慧皇後給翠禾使了一個眼色,翠禾領命下去端了一盆冷水,不由分說,兜頭一倒,德嬪立刻就清醒了過來,血和水混在一起,整個人都狼狽不堪,跪在她周圍的妃嬪都紛紛後退,仿佛她是個什麼惡心的東西。

“給本宮記住,再讓本宮聽到你們亂嚼舌根,這就是你們的下場”,明慧橫掃了一眼下麵的人,冷聲喝道,“是,嬪妾受教了”,官大一級壓死人,在後宮這個道理也同樣適用,雖然不忿,可嘴上她們還是得應著。

“行了,都起來吧,沒事,就回去安安分分的呆著,這幾天沒事就不要······”明慧一番話還沒說完,外間就傳來一陣驚呼:“娘娘,不好了,大事不好了”。

武惠妃喝鄭淑妃聞言相視一笑,笑得肆無忌憚,沒有半分遮掩,明慧皇後蹙著眉說道:“吵吵鬧鬧的幹什麼,本宮病了幾天,都沒規矩了是不是”,那個宮女驚慌失措的急紅了眼睛,卻被明慧吼的一句話也說不出,唐嫻妃實在看不過去,溫聲說道:“娘娘不要生氣,問清楚了再責怪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