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李中山又趕往縣裏去協調建設信號塔的事情。在上午他去拜訪移動公司鄉主任後得知,信號塔選址的權限在移動縣公司,而且還要委托新成立的鐵塔公司建設,整個流程比較複雜。不過移動公司鄉主任也主動幫李中山約了縣公司經理和鐵塔公司縣辦事處的區域經理,時間就在下午兩點。
原來在一四年下半年的時候,鐵塔公司就成立了,而國家成立鐵塔公司的主要目的是解決信號塔的重複建設問題。
李中山幾經周折終於趕在約定時間與兩位經理見麵。在三方簡單的溝通之後,果然,兩位經理都表示將信號塔選在路邊就是為了節省施工成本,否則鐵塔的造價太高,而移動公司的租賃價格也會相應很高,但是農村的手機使用戶數不多,單戶消費金額又低,所以移動公司在租賃鐵塔之後的回本過程會很漫長,效益也差。
李中山當即表示,如果移動和鐵塔都同意將建塔地址換到新地址的話,村裏可以承擔因此增加的搬運人工,以最大程度減少鐵塔公司和移動公司各自的成本。鐵塔和移動的兩位經理都表示還從未遇到過這種情況,但他們也都同意會盡快去查看新址,在確認之後再將新情況彙報給各自的上級。
不過李中山也得知事情沒有那麼快,建設鐵塔的手續也不簡單,因為即使移動公司和鐵塔公司都確認同意新址之後,他們還要去國土局預審和報批,再辦理供地手續和土地證,最後拿到建設部門的開工許可證才能開工,中間大概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所以預計最快也得年底才能開建,就這還是在省去了發改委立項程序的情況之下,因為發改委早就立過項了,隻是大石橋村的鐵塔建設地址一直沒有協商好而已。
李中山又與鐵塔和移動兩位經理互留了手機和電話號碼才返回鄉裏。他本來可以留在鄉裏度個周末,但當他看到返回大石橋村的中巴還在等客時,就果斷地上了車,因為他打算用一個星期的時間把危房數量統計出來。
中巴班車的司機姓宋,也是老板,售票的是他妻子,兩人一起經營班車快有十年了,而途中幾個村的村民基本上都坐過他們的車。
“李書記,這麼快就回大隊啊?”宋師傅笑著打了一聲招呼。
“對!回村有點事。”李中山答道,他看到一個空位就走過去坐下。
不過車上的其他人一聽宋師傅喊“李書記”就紛紛向李中山投去關注的目光,讓李中山有點措手不及,但他還是保持著微笑。
“宋師傅,這是哪個李書記啊?”車上有人大聲問道。
“這個是我們大隊新調來的第一書記,專門負責扶貧的。”宋師傅解釋說道。
“第一書記?恁年輕一個啊!”那人答道,說完又打量了李中山一眼。
李中山暗自在心裏苦笑,他一時還沒適應這些直爽的村民,不過他也明白直爽的人有時更好打交道。
這時,坐在李中山前麵的一個三十多歲的婦女轉過身來說道:“奧!你就是李書記啊!我昨天才聽郭隊長說咱們大隊調來一個年輕的書記,沒想到今天就見到了!”
“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