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兩點,李中山已經出現在了大石橋村村部會議室,參加會議的還有村委其他幾人,會議的主題就是討論如何采摘和銷售野生獼猴桃之事。
在會議前,李中山先講述了上午在高鐵站試賣野生獼猴桃的經過,其他幾人聽地都忍不住笑起來,劉主任更是開玩笑稱李中山天生就不是做生意的料,不過笑歸笑,幾人也都明白,野生獼猴桃在市裏的市場需求還是比較旺盛的。
李中山讓幾人調侃夠之後才繼續說道:“我在高鐵站賣楊桃的時候也琢磨過過往旅客的人群構成,發現他們主要是本地人,還有一部分是來我們市旅遊的遊客。今年過節又是中秋與國慶很近,一連有十多天,而且我們市是個旅遊大市,所以這段時間火車站和高鐵站的往返旅客肯定很多,這也正好是我們賣楊桃的好機會,所以我才看好。”
“剛才還說李書記不是做生意的料,看來是我錯了,李書記不是做小生意的料,而是做大生意的料。”劉主任誇道。
“嘿嘿!劉主任,咱們就沒必要互相誇獎了。”李中山被誇的有些不好意思。
不過周支書說卻說道:“我也看好這個機會,但是我剛才想了一下,覺得有兩個問題必須得解決好才行,要不然這個生意還真不好做。”
李中山問道:“好!有問題就好,說出來咱們討論一下解決方案。”
周支書說道:“第一個問題就是該怎樣去組織采摘、運輸和銷售;因為村裏大部分人家隻有一個勞動力在家,這個人顧得采就顧不得運,更顧不得到市裏去賣;楊桃這個東西主要是不好放,每個人一天摘個百十來斤,第二天第三天就必須賣掉,要不然第四天就有可能壞了。但一個人采一天,去市裏要花半天,賣也要花半天,效率太低,而且收益也低,這是個首要的問題。”
“好,這個問題我在路上就想好了,具體就是幾家人合作,比如說可以七八個人采摘,一個人負責運輸,兩個人負責在市裏賣,隻要他們在合作之前談好如何分配收入,我覺得問題不大。”李中山馬上答道。
“也隻能采取這個辦法,而且可以讓一個大家的人合作,畢竟親戚之間好相互信任一些,就算有了糾紛也可以請長輩出來解決。”劉主任也補充了意見。
李中山明白“大家”也是當地的稱呼,就是“家族”的意思。農村裏很多同姓的人都是從一個家族分出來的,這些同姓人的輩分都會分的一清二楚,互相比較團結。像在大石橋村,周姓和劉姓都是大姓,而且周支書的輩分還是相對比較高的。
半天沒說話的黃會計也說道:“我覺得往市裏送交給村裏的三輪司機就行了,運之前秤好各家的數量,就不用再多派一個人跟去。”
“對!而且因為我們發動了貧困戶去采摘,這也算脫貧項目,我建議可以用村裏的扶貧款包幾輛三輪車,這樣還能減輕老百姓的負擔。”劉主任又提議說道。
“好,這個主意不錯,我同意!周支書,你覺得怎麼樣?”李中山看向了周支書。
“我也沒意見!黃會計,村裏的……賬上還有多少錢?”周支書問道。
“還有三萬多塊錢。”黃會計馬上答道。
“好,租三輪也花不了多少錢,這第一個問題就解決了。周支書,第二個問題呢?”李中山又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