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偶遇村痞(1 / 2)

時間:二零一五年十月十六日

地點:平河縣八裏鄉大石橋村

這一日是星期五,李中山卻沒有去鄉裏彙報工作,他打算用一個月的時間把西衝公路需要征的田地都辦好。

在過去的將近一個星期裏,李中山和黃國勇已經把西衝土路沿途需要征地的範圍測量統計完畢。當然,他們在測量之前也向一些市政設計單位谘詢過線路規劃中的注意事項,以避免到最後影響施工。不過鄉下公路對技術指標要求並不高,李中山歸納起來就是在原有土路的基礎上盡量減小路線的弧度和路麵的坡度。

而經過一周的宣傳,大石橋村的村民基本上也都知道鄉裏準備在西衝修一條寬水泥路。對於這個消息,一開始大部分人都認為是謠傳,畢竟西衝公路的整體工程量巨大,鄉裏不太可能會撥出巨款去修這條路,但在周支書和劉主任數次表示確有其事,而且不少村民看到李中山和黃國勇兩人在西衝土路邊上測量土地之後,人們才漸漸相信修西衝公路是板上釘釘的事了。不過,大多數村民也或多或少地知道,西衝公路的項目能確定下來,李中山是下了不少功夫的。

接下來大石橋村村委的主要的工作就是征地了。但李中山在嚐試做了幾戶人家的工作之後,發現工作相當難做,倒不是村民們對修路不支持,而是都不肯先鬆口答應,都想著等別人簽了協議之後再簽,唯恐先簽會吃虧。而且好多人家的當家人都在外地打工,家裏的婦女做不了主,如果打電話溝通的話還得在晚上往山上跑,因為山下沒有信號,而且在白天男主人都忙著做工,一般都沒空接電話。

由於西衝公路項目征地總共涉及幾十戶村民,李中山擔心如果每戶的工作都如此難做的話,恐怕到年底也無法完成征地任務,所以他決定暫停逐戶做工作的方式,先回到村部商討一下有沒有高效率的方案。

不過李中山需要操心的事也不止修西衝公路這一件事,因為眼看時間漸漸逼近年底,他還對扶貧項目還是沒有一點頭緒。如果他不能在年底把項目確定下來,即使西衝公路修的再寬再直,他對來年脫貧的目標也沒有多少把握。

李中山心事重重地走在西衝的一處土路上,黃國勇在他身後不遠處跟在,並不時地打量著周圍的山、田和河灘。忽然,黃國勇快步追上他說道:“山哥,你看那幾個人!”

李中山順著黃國勇所指的方向一看,發現在百米之外的一戶人家門口,有三個年輕人圍著一棵果樹,果樹上掛著不少紅色的果實,而那三人中的其中一人拿著竹竿往樹上敲打,其餘兩人則在樹下張開雙手等著果實掉落。

“那是什麼樹?”李中山問道。

“石榴樹!”

“他們在偷石榴!”李中山馬上判斷道。

“我看也是。”

李中山和黃國勇的判斷並不是瞎猜,因為那戶人家的院門是關著的,而當地農村都有個習慣,就是如果大門關著一般就代表沒人在家;相反,如果有人在家一般是不會關門的。

“我知道他們是誰了!”李中山說道,他想起了村裏人都很頭疼的三個痞子,外號分別叫劉癩子,王喜毛,還有周大嘴,三人的年齡都在二十左右,卻從不出門打工,就喜歡在村裏遊手好閑,幹些偷雞摸狗的事。村民們都不勝其擾,卻又不敢得罪他們,生怕被他們惦記上。

“你說的是那三個痞子吧?”黃國勇也猜出來了。

“你都知道了?”李中山有些意外,畢竟黃國勇到大石橋村也才一個星期而已。

“前天我跟劉主任下隊時聽她講過,這三個人都是從小沒管好,現在長大了,誰也管不住了。”

“這樣的事也說不好怪誰,好像劉癩子是他爸撿的,從小沒媽;王喜毛是他媽二婚帶過來的,周大嘴爸媽常年都在外地打工,是他爺爺奶奶帶大的,這三個人的家庭都有些問題。”李中山一一說道,他還大致記得他做入戶調查時統計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