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在西衝公路的工地上,李中山就發現參與修路的村民漸漸多了起來,基本上每天都會多出二三十人以上。一開始他還以為是村委幾人的耐心勸說產生了效果,也沒在意,但直到後來有不少總是躲著他們的村民也主動加入修路大軍時,他才意識到事情應該沒那麼簡單。
村委幾人略加調查一番,才知道是老村長在暗地裏使的勁,李中山不由地感慨果然薑還是老的辣。但對於老村長善意的謊言,村委幾人也達成了一致意見,就是為保證西衝公路路坯的順利完成,村裏暫時不做澄清。
這樣一來,每當再有村民打聽村裏是否打算貸款挖土時,村委幾人的回答都是模棱兩可,或者顧左右而言他,避開話題,總之就是既不承認,也不否認。
但偏偏這樣的表態在村民們看來就不是謠傳了,相反更像是保密工作相當到位。後來再經過好事者的口口相傳,那這事聽起來就是十有八九甚至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也幾乎是同一時間,一些沒參加修路心裏又沒底的村民們馬上就扛起鋤頭鐵鍁,背起了水壺,急急忙忙加入了修路大軍。
而那些自詡精明的村民,在得不到自己想要答案的情況下,也是整天的茶飯不香,到處打聽和證實消息,生怕自己會成為最後得交過路費的人家,到時得年年交錢不說,搞不好還會落得一世笑柄,畢竟越是精明的人也越承擔不起被扣上愚蠢的帽子。
再後來李中山幹脆讓各組組長做起了工日表,把參與修路村民的考勤記錄下來,但就是不說做考勤表的用途。
李中山的這個舉動就更加讓那些人不安了,畢竟若不涉及到錢或者利益,義務勞動又哪裏需要統計考勤?
就這樣,餘下的那些村民,無論是懶人還是精明人都再也坐不住了,他們雖然心裏有一萬個不願意,但也隻得硬著頭皮,拿起工具走到路上去。
僅僅過了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參與修路的村民就達到六百多人,這也讓李中山心中的一塊石頭稍稍落了地,因為如果一直能穩定在這個人數,西衝公路的路坯在年前就很有希望能修好。剩下唯一不穩定的因素就是天氣,因為如果總是三天兩頭下雨或者下雪的話,工期也會被延誤,這一點誰也保證不了。
而大石橋村還有兩百左右的青壯勞力都在外務工未回,不過李中山相信,待這些人回村之後,也會加入到修路大軍的,到時候在年前完成路坯修整任務的把握就更大了。
但這並不代表李中山從此就可以高枕無憂。相反,在工地上的人一多之後,各種各樣的麻煩事也隨之多了起來,什麼吵架的,打架的,路段區域有糾紛的,糟蹋別人勞動成果的,有村民不小心受傷的等等。雖然大部分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最後卻往往需要他們村幹部到場才能解決問題,有時李中山一天的功夫都在解決這些事情。
一日上午,李中山正在界山上蹲守,忽然接到黃國勇的電話,黃國勇稱有艾河村的村民阻攔挖土,點名需要他李中山過去解決一下。
李中山立刻就向現場趕去,在路上他就琢磨,艾河村的地都已征好,沿路的村民都同意配合修路,而且也都簽過字的,不應該存在阻攔挖土的情況。
十幾分鍾後,李中山就趕到了現場,他發現已經有十幾個人圍在路邊爭執著什麼,黃國勇、劉癩子、王喜毛和周大嘴也都在其中,他們一見到李中山紛紛向他看來。
“好!你們大隊書記來了,讓他說這事咋解決?”人群中有人大聲說道。
李中山走到人群中間,快速打量了一下對麵的幾個人,帶頭的是個五十多歲的男人,臉上的怒容還沒有消失,他身後還站著幾個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