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一個id其實是挺麻煩的事。
“使用手機號碼之後,讓用戶選擇同意或不同意抓取聯係人,並激勵每個人進行分享。”
黎文博問道:“怎麼激勵?”
“能做到嗎?”溫曉光先問開發組的人。
“可以,這都不難。”
開發一款軟件從來都不是最難,難的是‘怎麼激勵’、
“第一個版本先試行,通過我的微博,利用我的個人效應進行簡單宣傳,激勵手段我有初步想法,會後我找你先討論一下。”
互聯互通的世界中,偷偷摸摸的做這種事不讓騰迅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隻要一經發布,最內圈如李科陽這些人就會知道。
投資界對溫曉光關注的人,馬上就會知道。
科技界的人是試下載,嚐試使用。
這之後很快就會有人私下討論,很快就能直接和馬哥上話的人知道。
因為他身份特殊,重新開始創業,怎麼可能不被人知道?
當馬哥瞎,還是以為人家是弱智。
也因為這件事有些特殊,挑戰一個帝國,很有話題性,怎麼可能不被報道?
19歲的創業富豪重新出發,開發一款挑戰帝國的軟件,正式發布,媒體記者能不寫?
你當有明星出軌這種大新聞給他呀。
可以,隻要蘋果的app
store一上線,新聞稿就在編寫中了。
溫曉光在開會中確定下幾件事,第一,繼續招募研發人員,安卓版本也不能不管。
第二,確定最終發布時間為8月22號。
第三,溫曉光否決了pc賭版本開發。
第四,接觸運營商。
接觸運營商為的不是短信免費對人家造成的衝擊,那群官老爺要能從眼下看到一年後就牛了。
接觸運營商是為了流量。
流量不夠,是3g、4g時代我們的痛,可還記得到哪兒都問無線網密碼的日子?
可還記得那些流量監控功能給你通報這個月流量沒剩多少的日子?
可還記得,省內流量跨省不給用的日子麼?
外地讀書的大學生們,是否忘了那個叫暑期加油包的東西?
沒有錯,早期的流量,不夠用。
所以黎文博問溫曉光怎麼激勵用戶分享並下載。
答案很簡單,下載送流量。
要有沒有用……
請回憶自己是否在看視頻的過程中看到過這條彈幕:您已切換至3g/4g網絡。
是誰最早想出這條彈幕的?真想弄死他啊!
溫曉光出來了。
但黎文博……否定了。
“這個辦法太絕了!”他嘶出了一聲,“而且前期燒錢的速度會過快。”
溫曉光也知道,這是大殺器,以至於很多人專門百度:哪些app送流量,還有人出教程。
“所以我我先和你討論,我的意見是初期先通過微博簡單的宣傳,我們不斷改進之後,卸載率才會低。”
早期東西沒那麼好,宣傳的太狠就是讓人卸載你而已,跟電影又不一樣,電影拍不好,罵的狠,反正你錢我賺到了。
另外,如果這時候發展過快,搞的騰迅不敢出那個昏招,發那一封‘要麼卸載360要麼卸載qq’的告知信可就虧了。
這封信會是他們最大的機會。
當時出了這封信,360連夜搞了一款綠色版的即時通訊軟件,開發又沒那麼難,結果上線三的下載量高達兩千萬,你就知道多少人對當時這封信感到惡心了。
黎文博大致同意了,“我研究一下送流量這個事,要把這個事做好,就得融資了。”
資本不一定相信溫曉光能幹得翻一個大的帝國。
但沒事。
“錢你不必太擔心,我帶頭投資。”
中央軍不上,地方軍總想著保存實力。
=====
推薦一本即將上架的重生文,《我真沒想重生啊》,老作者寫的,成績似乎有點爆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