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十多年下來,流量為王似乎已經沒人了,因為光有流量不一定掙錢,但流量仍然是互聯網企業的春『藥』,一吃就high。
所以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馬總到處演講,直到臨近退休那一年忽然停歇。
所以人們稱東哥的媳『婦』兒抵得上公司整個公關部。
他們不像鵝廠,手裏就握著流量入口,實際上電商一直在想辦法導入流量。
溫曉光也需要流量。
智能手機正在迎接超級紅利,大量的人會在手機上換裝,他要吃這個紅利。
所以,他要接活兒『露』麵了。
微信的推出,和他本饒特殊『性』,其實一早就已經吸引了不少公眾的注意力,一些雜誌、電視台都希望對他進行專訪。
宋一秋挑選了其中一部分,給了對方肯定的答複。
這是最省錢的宣傳。
其實自5月份以來,不知道多少媒體想要采訪到溫曉光,開玩笑19歲有10億美元身價,這是什麼概念。
2010年的經濟詞彙,2010年全年的代表『性』新聞基本在5月份就被‘溫曉光’三個字給提前鎖定了。
其他的想都不要想。
隻是他自己刻意低調了下來之後,漸漸熱度下來,畢竟該上班的得上班,該上學的得上學。
安卓版本的微信發布,需要借助類似91助手、應用寶這樣的東西,暫時他還沒興趣去管它,交錢就好了。
91助手在幾年後被百度收購,作價19億美元,是一段時間最大的互聯網收購案。
可惜後來什麼華為應用商店、米應用商店都有了,百度是血虧到爆炸。
在這之後由溫曉光的微博發布這一信息,這次推出一下子為微信帶來了幾十萬的下載量,這時候還是低端安卓機居多的年頭。
現在的微信有特點就倆,一個是可愛的表情包,這吸引了不少女『性』用戶,其次是可以做到打電話隻要流量,不需電話費。
與前者相比,後者的需求量更大,而且蘊藏了一大批年紀大的、隻舍得買安卓機的用戶。
慢慢的,慢慢的,微信的下載量超過了80萬。
無聲無息,演變漸進。
鵝廠那邊也沒什麼消息,溫曉光雖然不滿章龍,但對他保證不會隨意向上報告關於微信的談話內容還是有些信任的。
他原本是做qq郵箱團隊的,一般人也不會想到他在社交軟件上的才能,至於技術好,互聯網公司最不缺的就是程序員。
邏輯上是這樣的,其實事後我們反而不明白為什麼一個搞郵箱的搞出了微信這麼牛叉的東西。
當然,或許以後他也有可能加入那個團隊,但至少現在‘微信之父’還在改善他的郵箱。
對於溫曉光來,這就夠了,大公司不可避免的有大公司的『毛』病。
況且離9月22號也很近了。
在此前一周,2010年9月15號,他本人接受了中央電視談某位楊姓女主持饒訪談錄。
不用懷疑,溫曉光現在絕對夠格。
盡管他本韌調了,但媒體不會‘放過’他,作為一個時代異數,他就是錢再多也逃不過去那些宿命。
媒體放過馬爸爸了嗎?
到處有人打著他的名號出書。
媒體放過任總了嗎?
都有華為內部的管理思路出來。
仿佛各路自媒體都在華為內部一樣,媽的,真是奇了怪了,怎麼啥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