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會給他送一本言情,他拿起來前後看看,沒東西。
隻能翻開,大拇指那麼一劃拉,有一張方正行的洋紅『色』卡片在,上麵寫著名字、地址和時間。
“你幹什麼去?”黎文博看他馬上起身,“事情還沒完呢。”
“和有代溝的人交流不出什麼,你回去養好身體吧。”
宋一秋要跟著他一起出去,溫曉光卻“今下班吧,不用跟著我。”
“啊?”
還來不及問為什麼,老板的身影就消失在公司了。
姑娘看了看黎文博,黎文博也看了看她。
“一秋,你覺得和我有代溝嗎?”
宋一秋???
我二十多,您五十多,您覺得呢?
……
……
北金有不少好地方,幾百年的古都讓這裏充滿了曆史韻味,民國至今其實很多都沒斷過,某種東西概念『性』的切斷了原本是連續的時間線,所謂兩個曆史階段,但身處其中的人是一一過過來的,簡單來,類似曾國藩,李鴻章的子孫們肯定是比我們這些屁民們混的好。
祖上餘蔭嘛。
我們不是在青出於藍勝於藍,廢話,祖宗都是國家支柱了,子孫上哪兒勝於藍去?上啊。
隻能是比普通人好很多,當然也要看自身的能力。
文家,就是有祖上餘蔭的。
當然沒有曾國藩那麼顯赫,但祖上餘蔭也要看子孫的能耐,不能拿1多年前的名字嚇唬人,起起伏伏的狀況很多,習已為常嘛。
這一路車通進去是幹淨的羊腸道,兩邊樹木繁茂,紅牆白瓦,雅致悠揚。
“溫總,這什麼地方?”路華頭一次來,越開越虛。
溫曉光搖頭,“不知道,你就當是四合院就成。”
門口還有安保,下車有專人引路,彎彎曲曲的園林深處,他以為能看到寫信的人,卻沒想到見到一個眼袋極重的白發老頭正在釣魚。
他緩緩而至,有些奇怪。
老人家也看他一眼,“留書的朋友是吧?坐著一起等吧。”
“您認識文留書?”
“認識。”他微微笑,“坐下來吧,留書事情多,但很快也會過來的。”
“您是她的家人?”
“不是,”老頭兒搖搖頭,“隻是認識了些年,我也認識你,溫曉光嘛,很有名的,也很有才。”
溫曉光笑了一下,“不好意思,我有點搞蒙了。”
“那你等她來了,就都清楚了,又不急的嘛。”老頭兒心態極好,“咱們就聊聊好了。”
老人家問“愛看書嗎?”
“會看。”
“下英雄,盡入吾彀中,你怎麼理解?”
溫曉光“結合時代背景吧,科舉雖然給了平民機會,但讀書極貴,為了勞作也沒時間讀書,因此下英雄多數還是門閥高第;盡入吾彀中,是地方豪強都到了長安,他們有錢、有書、有老師,比平民更容易中舉,帝國的中心向他們打開,他們迫不及待的擠進去,但門閥力量多植根於地方,所以實際上科舉對於門閥的破壞不是因為給了平民機會,平民連書都沒有考什麼科舉,實際上是因為門閥自己選擇了去科舉,去長安,一兩代看不出來,時間久了就不一樣了。所以我的理解不在下英雄,其實考來考去大比例還是那批人,而在盡入吾彀鄭”
老頭兒是有些意外,“不一定對,但很新穎。”
很快,有人走過來,“惠民主任,冉了。”
===
感謝今也要加油鴨書友的萬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