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獲獎感言中,人們見到的那個左手關東煮右手臭豆腐的人顯的很莊重:
“時候我曾夢想一個領獎台,但再離譜的夢也不敢夢這樣一個舞台。現在夢想照進現實,已經遠遠超過我的期望,我感謝每一個人,我從不諱言取得成就對於一個男饒重要性,那些被人眼中的真,都是我以夢為馬的狂奔,我總是希望年輕人可以多做夢,那些年紀大的人告訴我未來是什麼樣的,是的,我相信他們的經驗是對的,但既然都已經描繪出來了,劇透的人生還有什麼意思,因此我總是傾向於不信,我認為我們年輕就要做夢,因為如果我們聽了,我們最多和他們一樣。偉大的反義詞不是失敗,而是不去拚!”
溫曉光為了年輕人了一句話。
他年輕人就要做夢。
這其實與我們的主流宣傳不太一樣,我們的宣傳是德智體美樣樣學好,在校聽老師,在家聽家長,按照程序去過就校
所以招來一些批評,當然支持者也更為支持。
分裂之後激起了更多的爭論,尤其刻板印象的一些老教授開始不高興了。
“溫曉光當然可以這樣講,也可以這樣做,因為他在這樣一個年紀有這樣的成就,他的物質基礎已經很豐富了,做什麼夢都可以,但錯就錯在不該僅立足於自身,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實際上大多數人還是要腳踏實地,我們是提倡要獨立思考,不盲目於權威,但不是長輩們什麼都不信,換句話,都靠做夢嗎?”
老教育家們自然是不接受這一套辭。
而後發酵著發酵著竟開始引起了對教育方式方法的討論,我的媽,溫曉光頭都大了,這玩意兒是工公有理,婆婆有理。
“怎麼會這樣呢?”溫曉光有些錯愕,“我就是隨便講了兩句話而已啊?”
“公眾人物是這樣子的。”黎文博撓了撓額頭,“所以人家不能亂講話,還是有道理的。”
這一課倒是上的夠真實。
私下裏什麼都沒關係,麵向大眾的話還是要斟酌一下,主要是你不知道它會往什麼方向去發展。
徐春燕:“新聞媒體們的性質就是跟蹤熱點,隻要有了熱點,就算本身沒什麼,也會一窩蜂的撲上去,事情也就變成大事情了,隻要不讓對手們,借機利用也就好了。”
有人黑我?
鵝廠最近的動靜倒是沒看懂。
如果不跟進微信的戰略,即使他們有龐大的用戶底數,但因為某種差異化,微信也一定會存活的。他們的套路還得是模仿你,搞死你。
“模仿我們容易,模仿一個餓了麼出來,總是不容易的吧?”黎文博是這麼想。
李一丹:“不可掉以輕心,現在公司相互之間關係複雜,那的會上我就發現了,投資餓了麼主體即使和騰遜無關,但一旦投資敲定,他們可以通過收購或者注資這些投資主體影響投資者,繼而影響餓了麼,雖然是間接,但效果是有的。”
溫曉光眉頭一挑,商業真得是聰明人玩的,為了活著,各種辦法都能想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