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年初一的時候,溫曉曉起床做湯圓來吃,瓷碗碰撞,清脆入鳴,這個早晨的安靜令人心曠神怡。
實際上是昨晚看晚會,睡的晚而起的早,困。
“不要吃的到處都是,一會兒我還得擦桌子。”
溫曉光點點頭,其實平常的生活啥也沒有,大多都是這些嘮叨。
“這麼困啊?一會兒下鄉我開車吧?”姐姐問。
“行啊,不過雪化了之後,下麵的路會不會不好開?”
溫曉曉講:“不會,現在政府做了村村通路工程,早就有水泥路了。”
“行,拜完年,吃個午飯就回來,晚上白主任請客。”
“又有請客?”溫曉曉無語了。
“假如過年都沒人請你,那才是有問題了呢。”
“可你這也太多了,”
沒關係,他有不喝酒的習慣,好多人都知道,所以吃吃飯倒也沒什麼,隻不過和這些人講話就不能想什麼什麼了。
“你要去嗎?”
“我去幹什麼。”姐姐問:“都有什麼人?”
“市裏的領導吧,白叔叔本身也是主要部門的負責人了,平常接觸的都是市委。”
“叫你回家鄉投資?”
溫曉光心想應該是的,雖然唯gdp論現在一直在被批評,但目前的批評僅限於學術圈,就像之前的,教授們有啥啥,而真正的政府開始摒棄這個方法,並真正開始落實可能還得是十八大之後,現在經濟發展還是重中之重,蘇省的生態文明建設更是要在婁書記在的時候認真當事在搞。
投資這種事兒吧,要正確的看,也不是都對當地有利叫溫曉光做犧牲,投資可以盈利的呀,而且市政府還會有一些土地和政策優惠,更是自己家鄉,所以,很多大佬都會回為家鄉做點事。
有些情感樸素的,更是直接捐贈一些。
溫曉光雖然內心另有故鄉,但在羨州這麼久,也漸漸喜歡這個江南城了,煙雨時光後的屋簷下,總是能窺見一些穿透時光的悠然。
而美,這是羨州的魅力。
“投資商業,其實我沒什麼特別大的樂趣。”他自己也在想,就著姐姐這個問題,他思考:“我是搞交通的,雖然沒上過幾節課,但還是聽老師講了不少。”
“所以呢?”
“算了,也是我自己瞎想,現代饒生活節奏慢不下來,光建一些慢節奏的硬件設施也沒什麼用,最後都淪為擺攤的地方了。還不如做些商業投資,大家有錢了,自然就沒那麼急躁焦慮了。”
溫曉光問她姐,“你應該也負責了不少行政和商業類的事務,要不你再出份力,咱們再羨州選一個好的商業項目,你來全程跟進。”
建一個圖書館這種事,的好聽,除了退休老人誰來看呀,退休老人還有不少不識字的呢。
“那要看你想弄什麼了。”
“是要事先想好,不然晚上我兩手空空的過去也不好,一桌子領導都在。”
做什麼是講究的,他畢竟是溫曉光,搞個飯館,不過去,弄個大飯店,他又覺得沒多大意思。
不過以他的聰明,動動腦筋倒也很快就想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