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二十年(收藏呢?推薦呢?)(1 / 2)

張彥明打算回身份證地址去看看的想法一拖再拖,一直到他和李舞蘭登上去魯爾的火車也沒能成行。

廠子在哪也還不知道。

隻好等回來再說了,這邊時間上拖不得,記憶裏的東西雖然不敢肯定還那麼管用,但是總得去試試。

實話實說,一直到這個時候,他還是在心裏把這個世界當做又一個夢境,所以也就沒那麼認真。誰知道哪一天達到了未知中的條件就醒了呢?

也沒有錯。

蠍子溝有直達魯爾的火車,出行到是方便,不過要想進關往南走就不行了,全部得在魯爾出發。

這幾天,張彥明從牟哥那拿了本交通圖冊研究了一下,華國的地理和記憶裏相差不多,除了一些邊境位置略有不同外幾乎是一樣的。

具體發展這些他還沒有時間去翻,不過張彥明已經想好了,回來以後要補補這方麵的東西,增加對這個世界的了解。

火車庫擦庫擦在鐵道上前行,不時的發出一聲大吼。

張彥明坐在外側,李舞蘭抱著帆布包挨著窗子,靠在張彥明身上打盹。

96年,長途火車已經基本上看不到蒸氣機車了,那種噴著白煙嘶吼著前進的鋼鐵巨獸已經完全退出舞台,隻在一些短途運輸上還保留著一些。

內燃機車的大量投入使鐵路運輸有了一次飛越,速度上來了,牽引力在提高,也更幹淨。

摩電機車在這個時候已經有了,已經運行了許多年,可是牽引力的問題,也大多隻是用做短途運輸。

這個時候沒有人會想到在若幹年以後,電力驅動機車會成為鐵路運輸的主流,甚至達到兩百三百公裏的時速度。

睡了一會兒,可能是不舒服,李舞蘭換了幾次姿勢。

張彥明伸手把帆布包接過來,自己往外讓了讓,讓李舞蘭能在座椅上蜷起來。真沒想到她這麼大個個子能蜷成一團,枕著張彥明懷裏的帆布包睡著了。

火車過了鋼都市裏開始加速,這邊的停靠站要比那半邊少一些。

其實總共路程也就是九十公裏左右,在這個時代火車要跑三個多小時。本來汽車要快一些,有高速路,不過不太方便,要到鋼都市內換乘。

咣當咣當咣當,車廂裏靜悄悄的,大部分人都閉著眼睛休息,也有打撲克的,不過不像通勤車上的工人那樣吵。主要是年輕人少。

年輕人來魯爾一般都去做大巴了,快。

九十年代末是時代大變遷的最後幾年,也是東北整體崩塌的最後幾年,人口流動性還很低。

東北的整體經濟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崩盤,從全國最富裕的地方走向落後。

從八十年代初開始,國家的政策導向開始向延海集中,那個時候東北三省的財政稅收差不多是南方諸省的集合。然後各種資源資金向南方調撥,也就是開始輸血。

還是停滯發展的輸血。

80年魯爾一個省的產值就是嶺南的幾倍,更是早於申城幾年開辦證券交易中心,後來因為要給申城讓路被國家叫停。為什麼要讓路?

80到84年,嶺南上繳國家賦稅每年十個億,其餘自留,從85年開始更是下降到每年7.78億。88年執行遞增包幹,基數是14.13億,每年增9%,到92年也隻有23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