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勸人買房(1 / 2)

張彥明這一會兒想起了許多事情。

這段時間他的記憶和現實重合的越來越多,融合的越來越快了。

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珠江玫瑰園。

然後就是古北街,這都是這兩年外銷轉內銷的主力,而且各種配套齊全房子也好,即使到了後世也是鼎鼎大名。

自己,能不能從這裏,占點什麼好處呢?

“張,我們剛剛畢業,並沒有足夠多的財富,你說的買公寓,恐怕我們沒有能力。”

“你不要把這看成是買住所,史密斯,這裏和你的國家不一樣。第一,物價要遠遠低於你們那裏,第二,這裏的經濟這幾年在飛速的發展,你要把這件事當成投資。

投資,明白嗎?投入資金,在一定期限內獲得收益,我和你保證,這個收益會讓你十分開心的。”

張彥明心裏快速的翻動著記憶,98年金陽大廈好像是四千五,古北金虹是四千,當時廣告上都印著漲價啦的文字,那是申城房價在九十年代的第一次上揚。中心城區平均價格三千。

而浦東那邊在整體上漲的情況下才兩千出頭,川沙首付九千買新房,均價兩千,還是江邊的房子。

96年這個時候申城的房地產其實還屬於小打小鬧,要等98、99商品房才真正興起,這中間的三年對張彥明來說,就是大好的機會。

這個時候就算是市中心,一套房子也不過就是三十來萬,到11年前後就兩萬多一平了。

這其中的主要驅動是國家對福利住房的全麵取消以及住房商品化全麵實施。98年。

而且,這個時候的申城對住房買賣還沒有限購,對非戶籍人員也沒有任何限製,這才是最大的利好。

2000年到02年,申城政府為了吸引人們過來買房甚至全國打廣告,買房送戶口。藍印的。

08年京城買房不但給戶口還有減稅和獎勵。

藍印戶口是介於暫住證和正式戶口之間的一種戶籍證明,時效是七年,可以享受正常市民的一切待遇,七年內沒有違法亂紀什麼的就自然轉正。

最開始92年誕生的時候是為了解決人才引進的問題,後來在九十年代末就成了各地政府賣房子的手段,也確實對商品房的銷售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哇特?買房子,可以賺到錢?”安吉麗娜感到非常驚訝,不可思議。

“是的安吉麗娜,我們國家的製度和你們不一樣,買房子是一項不錯的投資途徑,它是可以賺錢的,越大越賺。”

“怎麼可以?難道房子增值的速度會超過收稅嗎?”

“不,安吉麗娜,我們這裏買了房子隻需要交一次稅,很少一點,然後它就永遠屬於你了,沒有別的稅。”

“永遠?”

“呃,五十年或者七十年。對不起,這是新政策,我一時沒想到。”

“五十年,七十年,不收稅?”國內從這個時候開始對住房有了年限規定,在這之前都是永久的。

“是的,不收稅。如果你真的住滿了七十年,還可以拿到政府的拆遷補貼,很大一筆。”

“哦上帝,真的不可思議,你們郭家的人真的太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