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晨,張彥明照例到後麵操場跑步。
昨晚的大雪下的有點厚,不大的操場竟然有了點蒼茫的感覺。
對麵中學的操場比小學這邊要大不少,但是人也多些,張彥明不願意去湊熱鬧。
一腳下去就踩出一個深坑,已經接近小腿了,很快就跑出來一個繞著操場的深溝,等跑完出來,褲腿裏全是雪,鞋子已經濕透了,灌進去的雪全都化成了水。
回屋裏燙了燙腳換掉褲子和鞋襪,張彥明這才重新出來買早餐。
做餐飲又叫勤行,是靠勤勞辛苦換錢的行當,其中又以做早餐的最為辛苦。行內有句老話叫掙錢不起早,可見一般。
像炸油條麻花,點豆腐腦,六點多出攤,要三點就得起來準備,夏天還好些,冬天頂著嚴寒大雪西北風,真心不容易。
像菜場裏同樣的擺攤賣菜,人家都是在開市前起床吃個早飯再去,做豆腐的要提前三四個小時,準備工作在頭一天晚上就開始了。
而就算最輕鬆的賣些青菜,也是要淩晨進貨,回來清洗打理,最後才是我們見到的那些整整齊齊的貨品。
都是為了生活打拚,我們不需要展示同情,但也請盡量理解。至少尊重他們的付出。
油條攤的兩口子把街邊清掃出來一大塊地方,避免了買東西的人要趟雪過來站在雪裏等。
幾家小吃部的老板也正在清雪門前的積雪,和馬路連通起來,給客人創造一些方便。
小鎮並沒有專門的清掃工人,平時街麵上的清潔衛生都是這些小業主自覺的在清掃維護,住宅樓裏也一樣,各家的老人壯年會主動出來清掃一下。
不圖揚名誇讚,大家就是本質上的認為應該這麼做。
張彥明買了幾根油條,打了豆腐腦,又去邊上店裏買了些筋餅回來,拿掃把把自家門前平台還有金店前麵掃幹淨,把積雪掃到水溝裏。
牟哥也在掃雪,一直從他店前掃到公交站那邊。
張彥明幹脆一直清掃到垃圾堆,和牟哥那邊連起來。
一番勞動讓兩個人身上直冒熱氣,享受著身體活動開來以後的舒暢。
“年前不出門了?”牟哥摔掉掃把上雪問了一句。
“不出遠門,得去兩趟魯爾,有事兒?”
“旋木場那邊我弄差不多了,年後應該簽合同,哥可是就指望你了啊。”
“小事兒,沒什麼問題,正好我去魯爾也看看那邊的市場,早晚得走出去才行。”
“行,市裏這頭我來搞。對了,你那邊還能加點碼不?”
“可以,我去魯爾就是辦這個,李舞蘭和我弟弟都想弄點。”
“那把我帶上,這回弄旋木場我怕少了不夠,多拿了點回來,想著反正借也借了直接還回去有點虧。”
“行,走前我叫你。醜話說前頭啊,我要拿三成花紅。”
“行,分一半我也滿足了,三成我還多賺了。”
“主要是我明年缺錢。對了牟哥,你要是能弄著就準備點,越多越好沒有上限,明年五月還有一波。”
“穩當不?”
“保準兒,我錢也不是風刮來的,不過我手裏錢少,大頭是史密斯和安吉麗娜,我也是分點花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