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啊。”
“你也不看看多少層,兩個部委,省裏,市裏,市教委,區裏,區教委,學校,我還感覺少了呢。”
“行啦,相當不錯了,正兒八經的賣一首歌才多少錢?一萬都是高的,我又不出名。”
96年這會兒,單買歌詞一首最多兩三千塊錢,完整曲譜的歌八千到一萬五,這都算是高價,還得是有一點兒知名度的作者,生人五千六千都算不錯的。
知名作者當然掙的多,幾萬十幾萬都有可能,但全國也沒多少這樣的人,不超過二十個,上十萬的不會超過五個人。就是這麼殘酷。
寫出流行一時的重整山河待後生,少年壯誌不言愁,渴望,那麼知名的作曲家,進入國家人物年鑒的人,一首歌才拿到多少?都沒能進入前十。
許多小說裏都寫小學中學,抄首歌往哪一寄,然後人家就巴巴的跑過來送上巨款。看看當個樂兒就行了。
不是哪首歌寫的好震驚了誰成就了誰,是人家有那資格的人正好能寫出來那歌。資格得擺在前麵。
……
“嘿嘿,還是挺不錯的,等回去表揚你。”
“你為什麼走前聲都不吱一聲?我以為你失蹤了呢。”
“那段時間他都在家,送我過來的,再說你又那麼忙,我媽還借引子過來呆了好幾天。”
“什麼時候結束?”
“得年底了,三個月,最後還要考核,估計得四個月去了,不過後麵那會兒就自由了。”
“嗯,也算是個機會,好好學學,交點人脈出來,以後說不定就有機會。”
“我?夠嗆,我喜歡音樂,喜歡彈琴,但是這個作曲,唉,天份不行吧,感覺自己挺努力了,就是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靈感。”
“很多東西是需要積累的,靈感重要,但那也得是積累到一定程度以後。多聽多看多思考。”
“你別教育我。你找時間過來陪陪我,到我回來至少一,兩趟。”
張彥明笑了:“行,有時間我就過去看看你。”
“你這幾天忙什麼呢?”
“收拾屋,我媽那邊房子賣了,明天要搬到我這來住一段時間。”
“你那房子還算是公房,我幫你問了,你買下來得了,一家三千塊錢。”
“這麼便宜?”
“啊,就這點兒那些老師還舍不得掏呢。”
“那我買了,老師不得鬧啊?分給人家住的。”
“都通知了好些次了,他不是不買嘛,學校收回出售很正常。他們在外麵都有房子。”
“這一排三家都沒買呀?”
“嗯,都是學校的,三家九千塊,你提一下學校肯定願意賣你。”
“行,明天我去問問。”
“不說了,我在外麵公用電話,太冷了。等你來哦,麼啊。”電話斷了。
張彥明撓了撓頭,這要是三家都買下來到是挺好,前麵占也就占了,後麵完全夠用,全打通徑深得有接近三十米,就算前麵這間占去了後麵還有二十來米呢,而且後麵還有個挺大的院兒。
雖然沒特意去看過,但是大小是知道的,現在後麵院裏種了不少花草植物,順著牆頭都爬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