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肘子超級好吃的。”張小悅蹲在張彥明身邊看著他幹活。
張彥正在收拾豬肘子做豆皮肘子。
這道菜可涼可熱,好吃不膩,做出來就廣受全家人民的喜愛,前麵做的已經吃完了,隻好再做點。
主要是家裏沒有大鍋,一次做的數量實在是有限。
把選好的豬肘子去毛刷洗幹淨,放入煮鍋裏,加八角桂皮大蒜瓣花椒薑片老蔥段一起煮,水開撇去浮沫加一點料酒,加適量的鹽,煮到肉爛脫骨撈出來。
用竹筷能輕易紮穿皮肉就是煮好了。
趁熱抽出骨頭,順著肉的紋理連皮帶肉切成肉條。
案板上鋪開水燙好的紗布,把燙過的豆皮(幹豆腐)鋪好,把切好的肉條碼在幹豆腐皮上,這個量沒有什麼標準,看個人喜好,一般以幹豆腐皮能包裹兩周為好,兩端不要冒出。
用幹豆腐把肉卷好裹緊,接縫和兩端用水澱粉粘接收口,然後用紗布包好裹緊,放到托盤裏壓上重物涼置,等完全涼透就行了。
打開紗布,幹豆腐皮和肉已經成為薄厚均勻的長方條,緊緊的包裹在一起,吃的時候切薄片碼盤上鍋蒸幾分鍾就好。
夏天可以當涼菜吃,冬天嫌涼可以加點嫩蔥多蒸一下趁熱,可以空口吃,也可以蘸蒜泥或者醬油、醋。完全看個人口味。
咬一口,豆皮香味還有瘦肉和肉皮的味道混雜在一起,好吃極了。
灌肉腸就比較麻煩點兒。
肉腸的肉餡做法接近餃子餡,不過不要加青菜,就是純肉剁好加蔥碎薑末花椒麵兒胡椒粉,醬油,鹽和味精調味兒,加一點熟油和水澱粉攪拌均勻粘稠。
把買來的腸衣用清水浸泡,吹氣檢查漏不漏,然後用漏鬥把肉餡灌入,線繩紮口,用牙簽輕刺去除氣泡,肉腸就灌好了。
如果想吃鴛鴦腸,就是把灌入的肉餡減半。把肉餡灌入腸衣後放在案板上用手推擀均勻拍平,使腸衣空出一半,把攪好調了味兒的蛋液再灌進去就行了。
灌蛋液不能紮頭,要讓裏麵空氣能正常流通,準備好線繩,看蛋液要溢出的時候手疾眼快的把腸衣紮死係緊。
灌好的腸子在煮的時候必須隨時看在鍋邊,不能讓水開鍋,看到翻花就要點涼水,看到汽泡要及時紮破,否則腸子會漲炸煮出一鍋肉粥來。
張彥明和李舞蘭操作,張爸就站在一邊指導,小丫頭站在椅子上眼巴巴的瞅著,不時的吸一下口水。
“嚐點不?看你饞的那個樣子。”張彥明逗了小丫頭一句。
“不。爸爸騙人,還還是生的呢,你叫我怎麼吃?吃生的呀?”
“生的好吃,真好吃。”
小丫頭皺起小眉頭思考起來,在分析爸爸說的是真是假,想了一會兒也想不明白,舔了舔嘴唇扭頭問爺爺:“爺爺,生的好吃嗎?”
張爸笑起來:“你爸騙你唄,生的怎麼可能好吃,不好吃還容易吃壞肚子。”
“壞爸爸。臭爸爸。”
“哎呀,罵我。不想吃好東西了是不?”
“爺爺給我做,還有姑姑。你是壞爸爸,不和你好了。”
幾個人都笑起來,張爸抱起孫女:“對,不和他好了,和爺爺好,爺爺給大寶貝做好吃的,想吃什麼做什麼。”小丫頭幸福的摟緊爺爺的脖子向爸爸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