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的速度很快,地下澆築的活兒基本上已經結束了,正在紮鋼筋澆圈梁,然後就可以起一層了。
張彥明和唐靜戴著安全帽,在工地人員的陪同下到處看了看。
建築這塊張彥明不是很懂,必竟這涉及到太多方麵的專業知識了,但是基本上的一些東西還是明白一些的,也並不妨礙他對工地上的一些方麵提出意見。
敞著懷的,趿拉鞋的,叼著煙頭幹活的,不戴安全帽的,坐載貨升降機上下樓的,反正建築工地上會出現的不安全情況非常規事件在這會兒的工地上隨處可見。
這就是九十年代。什麼都是剛剛興起,一切充滿了希望,也充滿了各種隱患。
地下空間還沒有完全封閉,張彥明大概看了一下,預留出口的地方有點小問題,坡度過大。
這也是這個時候的帶地下建築經常會犯的錯誤,考慮不周全。
在九十年代以前,建築是不考慮地下設施的,從九十年代中期開始地下建築成為建築的標配,但不管是從空間還是定位還是各方麵細節,國內並沒有真正重視起來。
那會兒地下車庫出來要爬六十度斜坡還要麵臨著中間駐車的情況比比皆是。
其實就算是現在,在國內這樣的車庫也非常多,也不知道設計人員的腦袋是怎麼長的,裏麵充滿的是什麼液體,而且一看就是根本不會開車或者沒開過車的。
這也算是一種趨勢吧,算是這個國家的一個民族特性,做事從來不是以方便老百姓為目的的,也從來不會考慮這個,不管是建網站建設施還是交通管理。
反正怎麼的都是一些人說了算,他們自己又不用去享受。有意見提嘛,雖然提了也沒用,但我們還是歡迎提意見的。多敞亮。
……
在工地上轉了一圈,來到唐靜的辦公室。
她負責工地上的材料進出以及相應事務審批,她不簽字的東西楓城這邊就不會認賬,錢就劃不出去。
屋裏布置的很女性化,在一個充滿著髒亂汗臭的工地上,有著這麼一間漂亮整潔還飄散著隱隱香味兒的小屋,也算是一個奇跡了,這也就是唐靜身份特殊。
“在這兒累不累?”坐下來,唐靜給張彥明倒了杯開水,張彥明接過水杯笑著問。
“還行,沒想像的累。剛開始我什麼也不懂完全是懵的,那會兒一點兒底也沒有,現在好多了。”
“就是這樣,什麼事情得去接觸,得敢逼著自己去做,邁出第一步就好了,其實什麼事情都一樣,都沒有自己像想的那麼難。”
“嗯。”唐靜點點頭。隨著在工地上的時間越長,她的自信心也在快速增長,整個人都在蛻變。
“施工方是哪裏?”
“市一建,紅葉定的,那時候我還什麼也不懂呢,就跟著瞎跑。小紅葉真厲害。”
“嗯,那是個將軍,天生的。”張彥明同意唐靜的說法,看孫紅葉一個小地方出來的女人能和京城那些大佬們坐在一起侃侃而談毫不怯場就知道她未來的樣子了。
“真想快點看到它建好,我看圖紙可漂亮了。以後咱們家也住這啊?”唐靜像個懷揣夢想的小女孩一樣問了一句,然後又有點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