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太陽能烤爐(1 / 2)

“現在弄有點早了吧?紅葉她們還沒到家呢。”張爸在一邊提了一句。

“嗯,我先煎出來,一會兒再塌。”張彥明把煎好的豆腐盒子夾出來碼到盤子裏,陣陣蛋香味兒飄散出來。

牛肉還沒化透,不過已經能切得動了。

高壓鍋洗淨加水,放入切好的牛肉塊,加蔥段,老薑片,拍扁的蒜瓣,加一點料酒,放幾顆大山楂,花椒粒,加一手勺醬油,三分之一勺糖,鹽少許,蓋好蓋子上爐。

“這就行啦?”張爸站在一邊看著。

蘇波湯又叫羅宋湯,它的全名是羅宋蘇波,是毛俄的一道燉菜,也可以叫濃湯。毛俄因為地處寒冷地帶,又橫跨歐亞兩洲,所以在飲食上就包融了歐亞兩洲的很多特點。

比如他總體上還是歐羅巴傳統,包括餐具和烹飪方式,但菜式上又很接近關外的傳統習慣,就是燉。

燉煮是寒冷地區的主要烹飪方式,因為這樣能最多的保留食物的精華,提升熱量。也就是有營養,所以這些地區的人大部分都特別壯,胖子也多。

歐羅巴在食物上還保留著很多中世紀的習慣,這些毛俄都繼承了過來,形成了他獨特的飲食風格。

標準的羅宋湯裏要加很多東西,甜菜,胡蘿卜,洋蔥,土豆,牛肉,卷芯菜,西紅杮,西紅杮醬,等等,其實就是一道異域風味的大亂燉。

十月革命的時候,一些逃亡到申城的毛俄人把這道菜帶到了中華。

沒錯,中華最早的西餐廳就是毛俄人開的,並迅速流傳開來,羅宋湯或者叫蘇波湯也迅速中化改進,變成了很多地方的菜式。

在關外,它就叫蘇波湯,或者叫蘇燴湯,素燴湯,有很多種做法,其實就是放的東西有了差別,口味上有著變化,包括顏色。

把牛肉用高壓鍋壓上,張彥明開始削土豆洗西紅杮,張爸去冰箱裏拿了一小盒番茄醬過來放到案板上:“要用這個吧?”

張彥明看了看點點頭:“能用。其實做蘇波最好是用原味番茄醬,不是這種沙司,它裏麵添了別的東西。”

“弄出來差不多就行了,哪有那麼多講究。”張爸把煙頭沾了沾水丟進垃圾桶。

“不用刷刷牙漱個口啊?”張彥明一邊削土豆皮一邊調笑自己老爸。

“扯蛋,你媽就是耽心我身體,我對這個也沒那麼大癮。我要是真天天抽你媽還能真不讓啊?”

外麵腳步聲響,孫紅葉風風火火的走過來:“姨夫。”

張爸點頭應了一聲:“餓沒?馬上飯就好了。”

“嗯,還不太餓。”孫紅葉答應了一聲看向張彥明:“你說要把那邊全部打造成步行式地塊,然後用天橋連接呀?”

“嗯,”張彥明點點頭,頭也沒抬。

“那綠化呢?不能少於空置麵積的三分之一,你知道是多少嗎?”

“知道,綠化必須做,還要做好,以樹木為主,可以從周邊選擇成樹移栽過來。樹,花草,水,都不能少。”

“原來又不說,又要改設計方案。”孫紅葉抬腳在張彥明屁股上踢了一下。

張彥明笑了一下,說:“說明原來的設計方案不過關,這個設計師連這都沒想到,不合格。”

“你們在這說話吧,我去前麵歇會兒。”張爸摘下圍裙出去了,把空間留給兩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