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不是做地產開發嗎?有沒有內部價?”楊小山對員工福利這塊來了興趣。
“現在的主要項目基本都是商業性質的,住宅比較少,可能要後年才能出來一批,內部價肯定會有,但要計算,還要看員工貢獻度。
不可能全體員工一刀切,那樣對工作積極的人不公平。”
“現在房子這麼缺少,想買房子的人那麼多,為什麼不多蓋點房子啊?”馬蕊有點想不明白。
“也不是不想蓋,掙錢誰不想啊?”
張彥明笑起來:“但是,我們做什麼都要考慮得長遠點,就比如說蓋房子,不隻是要算自己的管理成本,還要考慮老百姓的實際購買力,拆遷成本,遷移成本。
必竟搬家算是大事兒,對生活上的影響不是一般的大。
就比如交通狀態,和通勤成本。老百姓有些事情其實並不知道,或者知道的不是那麼詳細,但是得替他們考慮進去,不能隻為了賺錢其他不管不問。”
張彥明搖了搖頭,拿起桌上的煙給王少白和黃可散。楊小山不抽煙。
“掙錢得掙的光明磊落,不能昧著良心,做事情也一樣,起碼得無愧於心,下雨天敢抬頭看天。”
“不怕雷劈唄?”馬蕊問了一句。
幾個人都笑起來,張彥明笑著點頭:“對,實際上也就是要個內心無愧,夜深人靜一個人的時候也能睡踏實。”
“遷移成本是什麼?”孫麗問。
“蓋房子就得占地,老百姓就得遷離,蓋房子最快也得兩年時間,老百姓也得吃也得住啊,再加上帶來的生活上的種種不便,這都是遷移成本。”
“我感覺這方麵問題不大,”楊小山想了想說:“終歸也就是兩年時間,忍忍就過去了,但換了新房子,以後的生活就舒服了呀。”
“理論上確實是這樣,”張彥明點點頭:“但是事情要綜合考慮,他得出錢買房子,大部分補償款是肯定不夠的,然後等待這兩年裏他的生活成本交通成本都要增加。”
“折遷不是要還房的嗎?”
“要還,不過還的時候還是要算成本,大部分還是要補交一部分,這要看具體的建築規劃了,現在大部分開發商是利用空間掙錢。
蓋普通低端住宅,掙的是還房以後剩餘那部分,表麵上來看是四贏,老百姓換了新房子,需要買房子的有了房源,開發商掙了錢,市政麵貌環境上有了一定改善。”
“對呀,不就是這樣嗎?”王少白沒想明白,問了一句。
“事實上這種低端步行住宅對市政方麵的改善意義不大,對老百姓來說,帶來的生活上的不便和麻煩也是遠遠大於那點所謂的好處。
這種房地產事實上,也就是開發商掙了一筆錢,其他毫無意義,現在城市的發展進程很快,這樣的住宅其中一大部分馬上又會麵臨著淘汰。
折騰來折騰去,最後受損的永遠是老百姓。”
“為什麼會淘汰?”馬蕊下意識的用筷子捅著盤子裏的菜問。
“這個就複雜了,市政配套的更新換代,城市規劃,管網升級,交通升級,通訊升級還有市容改造,供水供氣供電各方麵的調整,還有隨著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需求。各方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