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確實沒打過(1 / 2)

張彥明坐在電腦前麵,電腦的屏光靜靜的映照在他因為專注而毫無表情的臉上。

急促的鍵盤聲在空寂的辦公室裏如急風驟雨一樣傾泄著。

他這會兒全部心神都投入了進去,腦海裏閃動著一幕一幕畫麵。

……

他打算用一本戰地日記來貫穿整部電影,起到中心線的作用。

這樣,就可以順著時間線編排進去更多的精彩戰鬥,感人的故事而不會顯得散亂,還可以很好的和後方的人物關聯起來。

一部電影,雖然是講述的戰場,但也要適當的穿插一點後方家庭人物的情節,這樣才飽滿。

真正能讓人開懷大笑的不是做醜搞怪,同樣,真正能讓人熱淚噴湧的也絕對不是故作煽情。為了搞笑而搞笑,為了煽情強行煽情,隻會讓人反感。

影片的貫穿角度是人的思想的轉變過程,或者說經曆的過程。

新兵(沒上過戰場的都是新兵,和當了多少年兵沒有任何關係)???老兵(見識過戰場的)???兵王(參加過正麵戰役的)???勇士(執行過偵察突擊任務)???英雄(立過功涉過險,他還活著)。

也就是做為一個戰爭年代的軍人的成長過程,直白一點就是他的經曆過程。

不用去刻意的升華什麼渲染什麼,越平白的東西運用好了越震撼人心,越會使人共鳴。

張彥明決定整部片子一點兒特效都不用,就通過角度特寫長鏡頭還有快速的推動節奏來製造觀感,在適應的地方插進一點後方的小故事來舒緩情緒,從而進入下一段緊張之中。

光榮山搶奪是影片的第一場戰役,主要用來呈現滇南的環境以及戰爭的艱險,這座像火箭發射塔一樣的山峰很有代表性。

然後就是平江偷渡,244高地搶奪戰等幾個規模不大卻影響深遠的戰鬥故事來描敘戰場的殘酷性,塑造申世三,曾兆清,徐登家,靳誌軍等幾個英勇形像。

(以上的戰役,人物都是實名。向英雄致敬!)

右臂傷了換左臂,頭部傷了就躺在地上壓子彈,受傷昏迷被送到救護所醒來後馬上衝上陣地,就是這樣一群人,讓我們活在那個年代的人可以歡笑著度過幸福快樂的童年,安心上學遊戲。

影片的主軸故事,張彥明決定虛擬一個,這裏的虛擬不是編寫,而是濃縮,可以譜寫的英雄故事以及戰役太多了,不可能麵麵俱到,那就濃縮。

以戰場突擊隊為原形,把比較著名的幾次突擊戰鬥任務壓縮到一起。

這個主軸故事將跨越時間跨越戰場,將十年之中幾次重要的突擊戰役壓縮到一起,把不為世人所知的最真實的戰場,最真實的人性還有那些平凡的英雄呈現出來。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張彥明完全沉浸在了故事之中。

我們的國家最和平,我們的國家最安全,我們的生活最安穩,但是又有幾個人明白,這樣的生活來自何處?

沒有邊防戰士的飲風餐雪,沒有武警戰士的默默付出,沒有消防戰士的奮不顧身,這一切如何存在?

但就是有太多的人視而不見,感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

“二明,你不吃飯啦?你一下午幹什麼呢?”孫紅葉開門走進來。

“嗯,在寫劇本。幾點了?”張彥明抬手看了看表:“哎喲,都五點半啦,沒注意時間。啊呀……”

他抻了個懶腰,保存了一下站了起來,感覺身上有點酸疼,一動不動的坐的時間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