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他連住宅都不想搞。”
王洪剛給江大校和小尚秘書解釋了一下:“說不想和老百姓搶那點利,我說他想偏了,看不慣更應該進去,賣自己的房子嘛。”
“這兩年房子漲的是有點快。”江大校點了點頭。
“誰也沒辦法,市場的自然選擇嘛,有需求在那。”小尚秘書搖了搖頭,換來張彥明一個鄙視的眼神兒。
這話也就是拿出來哄哄老百姓吧,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事情,但確實也是沒有辦法。
體改進行了十年了,財政集權已經可以說大獲成功,下麵收入少了需要花地方卻不斷增加,上麵收入多了花錢卻從來不考慮下麵。
當初設計這套方案的吳老先生捶胸大呼走錯了走錯了,誰聽?
哪裏都要發展,都要花錢,為了要點錢很多省裏的老大都像個村幹部一樣蹲守在部委門口。
於是土地經濟的崛起自然就成了必然的事情。
相對於那點殘羹剩飯一樣的地方稅收收入,土地收入有小一半是地方的,讓你你怎麼選?
再加上裏麵所有人都清楚又都裝作不清不楚的蠅營狗苟,這就是‘市場選擇’了。
總之不過就是利益說話,不管是誰的利益。
“那現在是準備造住宅了?”小尚根本不在乎張彥明的目光,一臉自然的問。
張彥明敗退,自認臉皮上不敵對方,悻悻的收回目光:“造,正好有批土地可以用,我們打算兩步走,一是打造綜合性商業街區,再一個就是配合地方的舊城改造建設大量的住宅。平價住宅。”
“你們又拿地了?我怎麼不知道?”小尚擼了幾下頭發。
“外麵。我們又成立了七家地區級地產公司。”王洪剛解釋了一下。
“把房價壓下去也不是什麼好事兒?”小尚看向張彥明。
“不會,”張彥明搖了搖頭:“起碼暫時不會,以後,看吧,總要在一個合理的範圍內。”
“咱們西城也在改造,彥明,你得多伸手。”
“我到是對胡同保護區興趣大些,現在又髒又亂又擠的。”
這個也就是說說,其實是真的誰也沒有辦法,隻能期待隨著商品房的日益擴散慢慢疏導改變,需要的資金量和涉及的家庭數實在是太大了。
可惜計劃沒有變化快,最終等來的不是改造資金,而是抱住了登月載具的房價。改不起了。
這些關於政策上的事情張彥明不想摻合太深,大家聊了幾句也就過去了,開始閑聊。
有錢有地位的人其實和普通人也並沒有什麼實質上的不同,一樣愛吃燒烤臭豆腐,一樣拉屎撒尿出汗感冒,看見美麗的異性心裏都有點活動,也一樣嘻笑怒罵粗口不斷。
再怎麼也還是個人,是個人其實也就是那樣。
小尚是過來請張彥明孫紅葉參加西城舊城改造研討會的,現在全國各地都在改,都在修,都在建,京城做為全國之首自然也不會例外。
其實這事兒沒必要他親自跑一趟,也就是想多和張彥明接觸而已。
東城這兩年因為有李先生那些人在,已經走在了西城前麵,做為最核心又相鄰的兩個區,西城這邊肯定也不想被落下,好在老天有眼,張彥明出現了,自然要緊緊抓住。
張彥明對這方麵不抵觸也不會很積極,都推到孫紅葉那邊去處理了,在這方麵他自知不如孫紅葉,就不會摻合進去。
沒有人是全才,往不擅長的方向越努力就會越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