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錄影廳雖然麵積差不多大出來兩倍,但也就能容納三百人,因為拍電視劇需要的舞台布景更大,更複雜,鏡頭也多,需要留出足夠的地方來。
比如馬上要拍攝的我愛我家,要有臥室,客廳(兩個),廚房,餐廳這些場景,要能作到無縫轉換。
這個無縫是指時間上的,在現場觀看拍攝的觀眾能看到場景轉換,但很快,而不是等著布置,演員基本上是按著劇情無縫表演。
這種劇的拍攝和真正的電影電視劇差異相當大。
真正的電影電視劇的拍攝過程是完全雜亂的,甚至除了導演和編劇以外都不知道到底拍的是什麼,要經過後期期剪輯才能成片。
有時候很多演員拍完了都不知道成片是什麼樣,自己在影片裏是什麼樣。
而這種室內固定場景輕喜劇就完全不同,完全是按照劇本順序來演,雖然也需要剪輯,但並不會打亂順序,隻是處理一些不必要的鏡頭。
比如重複拍攝,笑場失誤這些,還有時間上的考慮,必竟電視台播出的時候每一集是限製住了時間的,而拍的時候往往都會長一些。
標準影視劇的後期剪輯製作相當複雜,而這種固定場景室內劇就要輕鬆許多。各有所長吧,必竟表現出來的東西完全不同。
場地座位燈光音響這些是工程交付的時候就已經就位的了,也經過了檢測,現在打造的是舞台舞美。
影視劇組裏有一個職位,叫美術設計師,或者美工師,就是按照劇本來設計舞台背景這些內容的,包括那些在外麵正常拍攝的影片也是這樣。
觀眾在熒幕上能看到的全部視界,就是出於這些幕後人員的手筆。
綜藝和情景喜劇的錄影棚很簡單,座席,舞台,隔離區,就完了,不像影視錄影棚,要有化妝間,更衣室,休息室甚至衛生間。
道具師傅們和美工師乒乒乓乓的打造著場景,用各種簡易材料(易拆除)搭建在人們眼裏可以亂真的屋子牆壁桌椅床鋪這些。
美工拿著一個厚厚的大筆記本,不時的翻看一下,或者記上幾筆。
這活兒雖然名聲不顯卻不太好幹,也相當重要。
比如現在搭的這個,是九十年代前中期的地道京城人家,那麼,家具物品陳設,所有進入布景的東西,都要完全符合這個時代特征,小到一個杯墊,大到一副壁畫。
這還是現代戲,如果是古裝,嗬嗬。一個好的美工是絕對不會出現什麼成吉思漢的膠皮軲轆這類的錯誤的,但這需要極強的職業素養。
隨著時代的推進,技術的進步,反而人卻在不斷的退步,所以後來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也就見怪不怪了。
就像後來一個演員連背台詞都會得到一片誇讚,簡直不可思議。
四間錄影棚占了一整層空間,張彥明和張永光慢慢一間一間轉著看過來,看著兩邊極度相反的場景搭建。
一麵是純樸無華的,甚至有些老敗的普通人家,燈光也很簡單。另一麵是極其炫目華麗的現代化舞台。
綜藝這邊要搭三個布景,分別用在初賽,複賽和決賽,華麗震撼程度隨著賽程升級。場景布置就砸了上千萬進去。
這可是99年,綜藝節目包括相對發達的紅空和彎彎,錄影棚都是很狹小的一個空間,布景簡陋,完全靠燈光和主持人來控場。
就算是綜藝發展最早的馬桶台,也就是演播廳大了一點兒,仍就沒有脫離這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