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號吃完早餐,史密斯帶著車隊來到酒店,把張彥明一家人接到了他家裏的莊園。
確實要說莊園,那麼大一片房子呢,工人傭人什麼的住了一堆。
原來院子裏的空地上修了一座花園,小橋流水的,有點國內園林的模樣,增加了一座三層中華風的大別墅,是老史密斯送給未來孫子的禮物。
冬天,老史密斯也閑了下來,可以躺在屋子裏安逸的閑著了,平時這個時候他都會去釣魚,或者旅遊,去溫暖的南方度假。
但今年張彥明一家來了,他做為主人就不能走了。
屋子裏溫度很高,這邊沒有公共取暖,都是自家地下室裏燒的燃油鍋爐,到是也有壁爐,不過那個更多的是習慣和懷舊,取暖效果並不好。
別看這邊人住的都是幾層幾層的別墅,其實成本並不高,裏麵都是木質結構,用了大量的石膏板和薄木板,一腳踹個窟窿那種。
很多著名的教堂或者古建築這會兒去你會發現裏麵都是角手架上下,那是因為裏麵的木質結構已經全部爛沒了,塌了。
史密斯家的院子裏也養了狗,還有馬廄,邊上的棚子裏全是各種車輛和機械,兩個小寶貝像發現了新大陸,到處鑽看,非常喜歡。
老史密斯估計是因為要有孫子了,或者他本來就喜歡孩子,反正態度上和上次張彥明過來差別挺大的,變身成為一個淘氣的老爺爺,親自給兩個小丫頭當導遊和玩伴。
一家人被安排在新房子裏,這邊房間比較多,也更現代化一些。
老史密斯和太太仍然住在老房子裏,維持著一些傳統上的東西。不管在哪個國家,老人和年輕人都有代溝,都有思維上的碰撞。
不過這邊的人不會像國內那樣強行去壓迫改變孩子的生活。教育方式完全不同。
張媽送給史密斯太太一件駝絨大衣,給張爸準備了一些國內的名煙名酒送給老史密斯,還帶了一些國內的特產,火腿,山珍,糖果糕點。
幾個人語言也不通,張彥明和安吉麗娜在邊上給翻譯,還聊的挺好,很開心的樣子。
兩個小丫頭聽說,隻要誠心的祈禱,晚上把大襪子掛在床頭,等明天早晨醒過來就會收到禮物,興奮的不知道該怎麼好了,一天都把大襪子拿在手上舍不得放下。
到了晚上,老史密斯親手布置的聖誕樹被點亮,屋子裏響起歡快的叮叮當的歌聲,巨大的烤火雞端上來,節日開始了。
其實烤火雞並不算好吃,甚至還有點糙,但這就是傳統,是一種儀式。
兩個孩子到是喜歡,大塊的肉,聖誕布丁,還有各式各樣的小餅幹,水果拚盤,奶烙和小蔬菜餅。
這時候天還沒有黑下來,屋裏屋外就點亮了所有的燈,掛了很多聖誕彩燈。
城市裏的所有商場都會在聖誕這幾天打折搞活動,飯店酒店都有主題活動。
人們都戴著聖誕帽,兩個小寶貝得到的是兩個帽尖上會閃閃發光的帽子,喜歡的不得了,grandpa、grandma,把老兩口哄的合不攏嘴。
關鍵是人家兩個小不點比比劃劃的能交流啊,這就顯得太可愛了。
大家祈禱,吃飯,圍著聖誕樹唱歌跳舞,直到夜色降臨,房門被敲響。
“這不是過年嗎?怎麼還有人大晚上來串門?”張媽疑惑的問張彥明。
張彥明也不知道,自己也沒過過呀。
來的是唱詩班,家裏人全部出來站在門口,在這大雪夜裏,在五彩的燈光下,聽外麵男男女女的一大群人舉著蠟燭唱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