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咱們不告訴她(1 / 2)

等黃可來到張彥明辦公室的時候,第二版策劃書已經完成了七七八八了。

張彥明抬頭看了黃可一眼:“坐吧,馬上,等幾分鍾。”

黃可點點頭坐下來,自己點了根煙:“策劃?”

“嗯,按你說的我想了想,改了一下。兩份你都看看,提提意見。這事兒不能是我一個人說的算,需要大家一起來。”

“感覺我說的能行?我也想了想,就怕關注度不夠。他們又不是明星。”

“試試吧,我感覺,有沒有關注度,完全看咱們拍的好不好。你記著,要真實,盡量不要去演。”

“紀錄片的感覺?”

“呃,對,涉及到家庭,事件,情感的,你就當紀錄片。很美的一部紀錄片,要把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那種,怎麼說?親情,愛,相互的不可替代紀錄下來。”

“我感覺要把他們的生活背景放大一下拍出來。讓更多的人知道並且去理解,感動。”

“嗯,適當的煽情也是紀錄片的手段。可以。”

“那整個片子九十分鍾,是九十分鍾吧?”

“對。”

“九十分鍾,分成三個部分你看行不行,背景,親情,親子,從感動走到歡樂,主線是孩子。”

“可以,你設計吧。最後考慮一下扣題,不過痕跡感不要太重。”

“明白,加深記憶嘛。”

張彥明把手裏的東西寫完,點了打印。打印機吭哧吭哧忙活起來。張彥明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已經涼了的茶水,伸手拿煙點了一根。

黃可去把窗子開了些縫隙:“還有別的需要注意的沒有?”

“地點選擇。要美,天然純淨,要適合搞一些互動遊戲,要安全。”

“那是注重娛樂性還是真實性?是傾向風景還是人文?”

“你們自己定,這次就拍一集出來看效果,你們商量吧。”

“那要是沒通過呢?”

“那就自己拍唄。現在也是自己拍,總能賣出去的,放心吧,咱們的節目不會找不到播出的地方,換個平台而已,不用有壓力。”

“話,到是這麼說,那不還是不一樣嘛,什麼台能趕上國家台的影響力呀?”

“現在都上星了,隻要節目好就有觀眾看,差距不是想的那麼大。從綜藝角度來說,馬桶台現在也不比國家台差到哪裏……我就是舉個例子。”

“知道,咱們的節目要拿出去估計第一個也是魯爾台。不過話說回來,魯爾台好像,確實不太咋地。”

“地域問題。地域特點比較明顯的地方,節目的普及率都不會太高,除非能跳出這個圈兒。”

“怎麼跳圈?比如呢?”

“比如,關外人去申城辦節目,或者複製國外的節目,把身上那點地域符號拿掉。”

“為什麼?”

“人的心理。一涉及到地域問題就會出現排斥,然後產生攻擊意識。很難親近和接受。”

“為什麼呢?”

“你怎麼像我女兒似的,就是這麼回事兒,哪有那麼多為什麼。人的本能。別人說你家鄉不好你不反擊?”

“要啊,憑什麼說我家鄉不好?”

“對啊,對外國我們都是中華人,對外省我們都是本省人,地域特點越明顯越能引起本地人的自豪,也就是更能引起其他地區的敵意。”

“這是為什麼呢?”

“集體榮譽感,對家鄉的感情,親情。這種情感其實是有跨度的,比如你在京城生活了好幾年,那麼潛意識裏就會把京城也劃定為自己的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