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佬是在瓊州崩盤的時候調任過來的,負責經濟發展和財政方麵的工作。
經過這七八年的努力,卓有成效,他自己也坐上了一號位。
主要還是時間對,九十年代正是關外最後的燦爛,不管是國企還是民間都比較富裕,要是再晚幾年情況就完全不同了。
大量的資本物資從關外過來,止住了瓊州經濟的潰敗。也造就了關外第四省的傳說。
總體來講,瓊州這幾年的發展,大佬功不可沒。真的是太難了。
這可不是平地發展,而是從坑裏往外爬。還是巨坑。
大佬比較溫和,笑容不斷,說話也偏柔,讓對話者如沐春風。其實真正的大佬差不多都是這樣,他們用不著用語氣表情動作來強調什麼了。
“項目上沒有什麼困難吧?”
“沒有,都很順利,地方上也比較支持。”
“地方上我還是比較了解的,小問題還是存在,不過,你是特殊情況,應該也不耽心這些。今年能實現營業嗎?”
“爭取吧,我們也是馬不停蹄。資金上不存在壓力。”
“你肯定不缺錢,這點我知道。現在難哪,瓊州和內地隔著大海,全靠自力更生,全靠你們這些大能人支持,但是前程還是明亮的,我相信你也相信。”
“談不上,您可別這麼捧我,我還是挺有自知之明的。再說生意上都是我媳婦在弄,我一般也不摻合。”
“嗯,是個有魄力的丫頭,你到是找了個好媳婦。商業街改造以後,你們是自營還是租賃為主?”
“主要是自營。寫字樓,酒店,大型超市,綜合性商場,鞋城,家具城,電影院還有配套公寓。租賃隻有一小部分,會選擇一些有特色的地方商家進駐。”
“好,我等著看到你們成功。你對港口有沒有興趣?”
“不熟悉,沒接觸過這一塊。大佬,我理解您的意思,但是我真不會進入這一塊,您得理解一下。”
“沒事兒,我也就是隨口一說。這個項目也拖了幾年了,省裏市裏都有點心急,不過總的來說到是不愁賣,上麵有興趣的還是不少,也在談。
我上次和小孫見麵聽她說過一些,你好像對地產業還有港口這類的投資都不是太情願?為什麼?好像紅空和東南亞一帶的商人都比較喜歡。”
張彥明抓了抓頭,想了想,斟酌了一下語言:“也不是說不情願,而是我更喜歡做一些和老百姓有直接關係的事情。
地產我們也在做呀,她汙蔑我。我們現在最大的盤子就是地產了吧?您應該知道。”
“那不一樣,商業地產和地產是兩碼子事情。我聽說住宅項目都是她逼著你上的。我確實是沒想通。”
“呃,實話實說吧,您也不是外人。我不太看好這個行業,不是說它不賺錢,恰恰相反,它太賺錢了。”
“這是什麼道理?”
“您應該比我有體會才對,瓊州為什麼有今天這個局麵?沒有控製,錢來的太快了。這個東西控製不住,然後就是層層加碼,原來是瓊州,以後可能會是全國。”
“你是說,土地和房子的價格?”
“對,最後就是源頭得利,老百姓買不起,炒房成為一種賺錢的手段。現在炒房團已經成型了,我剛在京城拒絕了一夥來自東南省份的炒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