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 大窟窿(1 / 2)

<

“轉讓金這邊,應該包含給工人補發工資吧?”

“說是會發,但是這事誰也不知道要拖多久啊,現在下麵工人情緒激動我感覺和這個有直接關係,放我我也耽心。

原來欠著那是國家欠的,現在換私人老板了,萬一沒了呢?不承認了呢?是吧?”

“你們和國院是怎麼談的?”

“沒包括這些,咱們就是打包買了八個廠子,以前所有的事情和咱們都沒有關係。”

張彥明想了想說:“你和那邊溝通一下,要求盡快補發工人工資還有補繳保險和公積金,這個拖不得。那點錢放他們手裏幾天以後就成了他們的了,說不上挪哪去了。”

“不能吧?”

“嗬嗬,你太高看他們了,下麵工人發不發工資吃不吃得上飯沒人在意。你和他們說,如果不盡快補發,那就從剩下的那一半款裏扣出來,咱們替他們發。

這樣,你馬上安排,先發三個月的,穩定一下民心,由咱們的人出麵,也趁這個機會宣傳一下。那個欠繳的保險有多少錢?”

“一個人大概四千零點。聽說他們一共欠了有三個多億呢,工人工資四個多億,我感覺和咱們要的這個錢就是來補這個窟窿用的。”

張彥明腦袋裏卡嚓一聲,想起來了。這特麼,重卡聯營公司。

五十三家成規模的企業,職工七萬三千多,這還隻是籠統的計算,沒算進來的地方性配套小廠少說一百多家。大小集體企業就不是人,連後媽養的都算不上。

欠薪最高,欠保最多,虧損最大,涉及麵最廣。

淨虧一百好幾十個億,負債138%,可以說這個遍及全國的企業聯合體別說褲衩,連肉皮都早欠成了別人的。

後來國院施展重組大法,抹掉零零碎碎的小廠,主體拆分成三個重卡集團,這才起死回生。當然,債也就黃了不用還了。

這招移山填海,不是,海市蜃樓大法,可以說是傳統了,從95年開始被其擊中煙消雲散的企業不知凡幾,大多是私人生意。

也有誤傷的公營單位但比重不大,主要是公營單位血條長,而且自帶回複技能:有財政支撐。

“合同是咱們自己擬定的嗎?”

“是,那邊提供的草稿,咱們事務所審核增補的,討論了幾次才定下來,基本上尊重了咱們的意見。”

“那還好。哎喲,這次要大出血嘍。你們三個坑貨呀。”張彥明揉了揉太陽穴:“行吧,移交辦利索,後麵再說吧,錢都花了也沒轍了。

馬上安排發三個月工資,要工人親自到場按手印領,由咱們的人發。同時你催促對麵趕緊補發,要他們保證不會發生群體事件。

你這邊要注意安全,小心一點,隨時都要保證安保員在身邊,聽到了吧?”

“嗯,知道。”

孫紅葉在張彥明的懷裏拱了拱換了個姿勢,張彥明習慣性的把她抱穩。

“你什麼時候回廬州?”

“後天吧,明天可能走不了。”

“你老家那邊,你家裏和當地關係怎麼樣?”

“我不知道,沒什麼關係吧?我家裏就是一家小公司,我哥接手以後這幾年說是發展的還不錯,也就是幾千萬的規模,還和我牛氣哄哄的。”

幾千萬規模不小了好哇?這丫頭現在這心氣有點太大了吧?不過想想也是,她一年的全部收入劃拉劃拉可能比他家公司的盈利還高。

“現在不是市了,是居巢區,好像是去年改的,巢湖市不是原來的巢湖市了,我也搞不懂。什麼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