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咦,還有取暖費?咱們新小區也有供暖?”
“對,咱們的小區都有。”
“是咱們廠自己燒還是接的市政啊?市政的交了錢也不熱。”
“也不是廠裏也不是市政,每個小區獨立的內部供暖,保證熱的你睡不著覺。
跟你們講,以後享福去吧,你看看這才收多少錢?
除去燃油費用和鍋爐工的工資還能剩啥?以後好好工作,要不你們都對不起這個待遇。別的電梯小區都有維修費,咱們這邊都沒收。”
所有人聚成幾堆嗡嗡嗡的議論談論著,一些年紀小些的就圍著登記這裏問東問西,估計是這邊都是小姑娘,怎麼看都有點孔雀開屏的味道。
廬州算是北方城市,確切的說是處於南北方中間線上,有公共供暖,但並不普及。
市政供暖一直到15年才覆蓋了一環內,這時候主要就是供應單位還有家屬區。
2000年基本都是小區自供或者集體供暖,像老廠生活區就有,但已經斷了,去年冬天就沒燒。廠裏沒錢買煤。
除了市政那邊和一些國企生活區,一般普通市民還都是靠自己想辦法采暖。靠一身正氣。
一到冬天雪後,北方人都躲在屋裏看電視,南方大多數人都喜歡在戶外活動,北方人就羨慕,看人家南方,這大冬天暖暖乎乎的還能在外麵溜達玩兒。
事實是,屋子裏比外麵冷啊,出來活動活動活活血曬曬太陽比較暖和。
一直到網絡全覆蓋移動的4G時代,人們才恍然大悟:我靠,北方人這麼舒服?我靠,南方這麼冷?於是南方召喚公共取暖的呼聲越來越大起來。
非本廠職工半天就搬完了,加上分戶一共兩百來家,物流自己的車就全部搞定。
然後就開始搬已登記職工,十個人一批,登完記簽了合同按了手印就可以到一邊去找車,搬家的車在路邊停了好長一溜,看不到頭。
都是輕卡,側麵貼著恭賀喬遷之類的吉祥話,正麵貼著編號。
職工隨意叫車,把登記的時候發給他的搬家卡給司機就行了,司機後麵憑著這張卡片去物流結賬。
卡片一式兩份,上麵有戶主的手印和簽名,做不了假。
老關還叫人準備了鞭炮,在小區裏放了幾掛,搞的喜氣洋洋的。
人是群體動物,很容易就被集體情緒感染,由其是搬新房子上全市最高的電梯樓,還是全廠一起搬,馬上就有一股子集體榮譽感在升騰。
最關鍵是還是從城郊往城市最中心搬,這確實有點小驕傲在裏麵。
剛開始還沒人在意,慢慢的發現這搬家的卡車一輛接一輛,都去了那幾個最好的小區,這就有點牛逼了。
總會有八卦的人,一打聽,是那兩個工資都發不起的老廠集體搬家,新廠長上來沒開工先分房子。消息頓時就傳開了,全城議論甚至還上了城市新聞。
這邊一車一車往裏搬家,那邊大貨車就拉著各種電器家具進來,直接把還空著的活動中心一樓大廳擺滿了。
電視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灶具煙機熱水器電風扇電飯鍋,床,衣櫃,沙發茶幾,每個品種兩個品牌四種樣式,搬進來的家庭可以直接過來選,安裝工馬上上門安裝。
出廠價加運費安裝費,直接以商場的名義從廠家拉回來的,這時候物流的強大就體現出來了,從訂貨到拉進小區,兩天,好幾百公裏。
主要也是廬州的地理位置比較好,從哪邊來都差不多,還是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