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咱們自己這邊,環山路挖出來了,正在鋪石頭,等曬兩天再壓,人員在順著路基準備掛網,我搞的預製件,應該能行。”
“埋樁?埋多深?”
“一米五,夠了不?夠了。五米一個,然後上麵焊接,做引水渠。我打算裏麵的水就直接排到外麵河裏去,順著網邊上修條護渠就夠用。”
張彥明用手指點著桌麵想了想:“排水沒問題,也就是雨水,我耽心埋樁沉降,能保證嗎?到時候直接把網子給你撕開,就算不撕開裏倒歪斜的你怎麼辦?”
“那怎麼弄?灌一下?要不加引梁?那活可就大了,三十公裏呢。”
“你引水渠打算怎麼弄?不也是三十公裏嗎?”
“我是打算埋管。水泥管。”
“順著樁走,把水泥管和埋樁連起來行不?當平衡梁用。你鑄件的時候伸個腳出來,”張彥明比劃了一下:“管往上麵放,然後固定在一起。”
“不能大頭沉哪?”
“你這邊才是大頭嘛,斜麵,腳的撐力夠用。焊接固定。”
“也行。”老孫琢磨了一下點點頭:“明天我叫人試試,反正水管接縫也要焊,到是不耽誤事兒。”
“汙水廠地方選好了沒?”
“定好了,就在花溪河邊上,已經在挖了。”
“設計的多大規模?”
“三十萬人,夠用了。到時候不夠了還可以擴,那裏邊上空地夠用。”
“要和區裏溝通好,預留土地必須要保證。”
“這個肯定的,這事兒他們比咱們著緊,兩個鎮子的汙水有地方去了。”
“山上的道路規劃出來沒?哦對,老賀,寨子都找清楚了吧?”
“差不多,”宮賀新點了點頭:“找到三十來段,小聶都過去做了標記拍了照片,圖紙給設計部了。”
“山上的路,打算盡量保留現有路段,在這個基礎上增加一點兒,統一更換路麵。按你說的換成彩色路麵。”
張彥明在本子上記了一下,扭頭問老張:“你那邊呢?”
“我這邊,沒什麼事兒,上秋兩邊商業街交活,新接的幾個爛尾巴還沒動,也不急,得檢測一下。
洪崖門和十八梯市裏在遷了,這個短時間內結束不了,現在也就是做做初步規劃設計工作,回遷戶基本確定了,等你看一眼就簽合同。
我在江北和南岸看了幾塊地,正和市裏商量,這幾天也差不多就能定下來了。先把欠賬拿到手,嘿嘿。”
“行,你自己安排吧,慢慢來。到時候規劃出來了給我看一眼。老孫,金廬園你打算怎麼弄?”
“沒什麼打算,去看了一圈。地勢還行,環境也好搞,就是有點背那地方,得從後麵繞進去。先放著吧,等這邊事捋差不多了再去弄它。”
“盡量不要破壞樹木。”
“明白。原來是想著在那上麵住,俯視兩江能挺舒服,現在感覺,在山上找個大湖弄起來一樣,可能比那還舒服,湖裏還能劃劃船什麼的。”
“雞肋?”
“有那麼點,弄了算吧,接都接過來了,弄完了賣唄。我感覺物業咱們都不上,賣光離手。”
“靠,無情。昨天還說喜歡人家呢,今天你就要賣光離手了。”
老孫搖了搖頭:“細品不咋地。”
老張笑著說:“怕是沒你想的那麼輕鬆,那地方得賣個幾年去了,弄不好五年八年都不意外。”
老孫撓了撓頭看張彥明:“現在退回去還趕趟不?”
大家都笑起來,這又不是買衣服,你想退就能退的。